幽默歷史觀
在古裝歷史劇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夫妻雙方吵架,也經(jīng)常會聽到丈夫高呼“你信不信我休了你”。這句話在現(xiàn)在看來,是那么的有魄力。
可是在古代,事情不似我們思考的那么簡單,夫妻雙方的離婚也絕不是可以隨便寫一紙休書就可以的。中國自古以來就素稱“禮儀之邦”,同樣,夫妻之間的離婚也是要遵守禮法的。今天我們就走進中國古代離婚背后的故事。
在禮法的約束下,古人的離婚也有規(guī)則:
我們先談一談“出妻”,這條規(guī)則的主權(quán)完全在丈夫手中。也就是說,由丈夫來決定是否休妻。可是這也并不是丈夫的肆意妄為,說休就休,同樣也是需要遵守禮法的。中國古代對丈夫主動休妻有“七出三不去”的要求。
(1)不孝順父母可休。我國古代強調(diào)百善孝為先,即使是妻子,這一點也是不能觸犯的,一旦妻子不能孝順父母,那這個女子便會遭人唾罵,而被休也是在理所當(dāng)然之中的。
(2)無子可休。我們?nèi)祟愔阅軌蛞淮鷤飨氯ィ康谋闶悄信g的結(jié)合,“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一旦沒有孩子(當(dāng)然此處的孩子,指的是男性),古人也就認(rèn)為一個家族之間的血脈相傳也就斷掉,而這對于一個家族來說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3)妻子奸淫可修。奸淫這件事在任何時候都是不能忍受的,它敗壞了一個家族的家風(fēng),所以一旦妻子出軌,丈夫絕對可以休妻。
(4)嫉妒可休。這句話什么意思呢?在古代,一個男子可以有多個老婆,可是一旦妻子心胸不夠開闊,不能容忍其他女子和自己共侍一夫,丈夫也可以休妻。
(5)口多言可休。一個女子,我們所看重的就是她溫文爾雅,可是如果妻子口不留德,敗壞家風(fēng),挑起婆媳之間的矛盾,不利于家族之間良好的相處,她給這個家族帶來的就是不穩(wěn)定,不和睦,同樣可被休。
(6)盜竊可休。我們都知道,盜竊無論在何時都是會受到法律制裁的。妻子盜竊,那就是犯了法律,給這個家族帶來了不光彩,當(dāng)然也是可以被休的了。
可是,即便男子有這么大的主動權(quán),也同樣會受到限制。就比如,“三不去”要求。
(1)妻子無所歸不可休。也就是說,如果妻子被休了之后,無家可歸(她那方的親人全部死了),在禮法的制約下,丈夫是不能隨便休妻的。
(2)與更三年喪不可休。意思就是,如果妻子和丈夫一起為公婆服過三年喪的,不能休。
(3)前貧賤后富貴不能休。在結(jié)婚之前,女子和男子是貧賤夫妻,家庭富足之后,丈夫也是不能隨便休妻的。
我們再說一說“和離”,它的意思就是說,男方和女方共同協(xié)商,憑自愿離婚。可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和離”是“出妻”的一種掩飾,丈夫休妻的某些原因在“七不出”中,大多數(shù)屬于家丑。
還有就是“義絕”和“呈訴離婚”。這兩點的主動權(quán)就不在丈夫手中了,而在官府的手中。“義絕”意思就是說,如果丈夫家族和妻子家族之間產(chǎn)生了矛盾,鬧到了官府,官府在審判的過程中,是必然要求男女離婚的。“呈訴離婚”就是說,如果發(fā)生了某些事件,男女雙方是有權(quán)請求官府來裁定離婚的,比如說,丈夫三年逃亡,丈夫逼迫妻子為娼,妻子背夫逃亡,等等。
總而言之,古代離婚的這些限制是出于禮儀約束的,無論何事,都要符合禮法的要求。但我們也不能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評價當(dāng)時的好壞,我們要做的就是盡量和自己的妻子和睦相處,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維護家庭的和睦關(guān)系,盡量做到不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