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涼,位于甘肅省東部,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古絲綢之路北線東端的重鎮,有“西出長安第一城”之稱。境內的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是不可錯過的尋根方古、觀光旅游好去處。
崆峒山:風景優美的道教名山
距離平涼市區僅15公里,相傳黃帝問道于崆峒山的廣城子,因此被列為道教名山之一。崆峒山海拔高度在1400多米-2100多米間,垂直高度達660多米;這里峰巒雄峙,危崖聳立,林海浩瀚,煙籠霧鎖,高峽平湖,水天一色。還有眾多道教建筑、人文遺址等值得一看。
古靈臺:神州祭靈第一臺
位于平涼市靈臺縣,始建于公元前11世紀商紂時期,歷史上多次被毀又重建,是周文王征服了位于今靈臺縣百里鎮一帶的密須國后,為祭天昭德、與民同樂所筑。現在的古靈臺坐北朝南,底寬18米,高33米,臺體分為三層,頂層大殿內塑有周文王像,兩邊墻壁上繪有大型壁畫,再現了當年周文王討伐密須國的壯闊場面;底部回廊為碑林,收錄有古今政要名人的題辭、題匾260余幅。
莊浪梯田:黃土高原上的一抹綠色
位于平涼市莊浪縣,有“梯田王國”之稱的莊浪大地上,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層層梯田如雕如塑,將黃土高原精心描繪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風景畫。這是上個世紀六十年起,無數莊浪人自強不息、征山治水,苦戰30多個春秋,實現山、水、田、林治理的生態環境建設保護的壯麗篇章。
蓮花臺:山奇水秀的自然之美
位于平涼市華亭縣馬峽鄉,因山頂有一巨石形似盛開的蓮花而得名,這里群山巍峨,森林茂密,山既有北方雄,又有南方之秀;水既有江南之柔,又有北方之美,山與水構成了奇、險、峻、秀等獨特的自然之美。史料記載唐代起這里都曾建廟宇,原有古建筑兩百多間,現在大部分都毀,存唐、明、清石碑二十余座。
王母宮:西王母故里
位于平涼市涇川縣城西不遠處的回山山麓,相傳是西王母降生地、發祥地。西王母,俗稱王母娘娘,道教奉為女仙領袖,相傳掌有不死之藥、長壽蟠桃,周穆王、漢武帝曾在此拜謁過。現存主要建筑有西王母大殿、東王公大殿、三皇殿、周穆王廟、五帝殿、漢武帝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