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亡國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歷史上最不像亡國之君的亡國之君。天啟皇帝執政期間,宦官魏忠賢自稱九千歲,把持朝政,當時只是信王的朱由檢,就已經下定決心鏟除這個危害江山社稷的大毒瘤。后來天啟皇帝駕崩,信王朱由檢成為了崇禎皇帝朱由檢。他當皇帝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鏟除魏忠賢黨羽,但這件事還需要從長計議。

崇禎執政初期,先是給了魏忠賢一個下馬威。當時魏忠賢上報朝事,遞給了崇禎皇帝一份奏折,是秋后處決的名單。按照以往的慣例,這種事情都是魏忠賢一人做主的,所以遞交奏折只是一個形式。誰知道崇禎皇帝不這樣想,他直接說:“你放下就可以走了,我自己會看的。”魏忠賢不甘心說:“老奴可以為皇上分憂。”此時的崇禎用能夠殺死人的眼神瞪著魏忠賢,直接把他給逼退了。

幾個月后,時機到了,崇禎皇帝直接下令,將魏忠賢罷官抓進大牢。與此同時,為了國家未來著想,崇禎皇帝開始重用東林黨人。此時在大牢里的魏忠賢告誡崇禎皇帝,你若是想大明朝多延續幾年,千萬不要重用東林黨人。然而崇禎皇帝置若罔聞,心里以為不重用這些大學士、大文人,難道重新啟用你這個大宦官。所以東林黨這個政治團體重新登上了大明的政治舞臺。

東林黨人是什么貨色,魏忠賢再明白不過了。這是一群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的虛偽文人。東林黨執政期間,大明朝簡直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境地,不久之后陜西各地爆發了農民起義,以李自成為首的起義軍攻城略地,大明朝危在旦夕。崇禎皇帝下令東林黨人拿出解決農民起義的辦法,然而這些平日里能說會道的東林黨人,此刻發揮了他們文人的本色。幾個回合之后直接投降了。

李自成圍困北京城,崇禎皇帝下令大臣們出錢用作軍費,這些東林黨人說自己平日里克己奉公,兩袖清風,拿不出什么大錢,只好每家每戶湊出一點小錢。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李自成攻陷北京城之后,在這些所謂清廉的大臣家里收出了近億兩白銀。后來崇禎皇帝自殺之后,他的貼身太監說道:“忠賢若在,時事必不至此。”而崇禎皇帝也后悔自己當初的決斷,臨死之前下了一道厚葬魏忠賢的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