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聊到水滸諸多名人的身高,感興趣的朋友特別多。今天,竹海君想以正史為藍本,說說三國名人的真實身高,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海拔最高的幾位居然都是文臣,而大家耳熟能詳的呂布、關羽、張飛、許褚、太史慈等猛將,要么就沒有詳細記載,要么就稍遜風騷。
三國演義中的呂布比姚明還高
在進入正題之前,還得先說說《三國演義》這部通俗小說的藝術化加工,書中寫到了南蠻的兀突骨大王身長一丈二尺、呂布身高一丈、關羽身長九尺等,按照東漢尺(1尺=23.75cm)計算,關羽身高2米13已經足夠嚇人,呂布高2米37幾乎超出想象,兀突骨身高2米85是幾個意思?所以羅貫中對于小說中人物的身高基本上是信手拈來,虛構居多,兀突骨則完全就是惡搞,真實歷史上并沒有這一號人物,更不可能有這種非人類的身高。
央視版三國中的兀突骨(((0)))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當時一丈的男子才夠高和壯,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東漢為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事實上,根據《三國志》、《晉書》所述,王裒(王脩之孫,王儀之子,卒于311年)身長八尺四寸,已是有文字記載的極限,按三國尺(24.2cm)計算,他身達高2米03;程昱、何夔身長八尺三寸亦算是高處不勝寒的存在,按東漢尺(23.75cm)計算,均為1米97。
程昱恐怕要比曹操高一個半頭
而有詳細提到身高的著名人士幾乎都是東漢末年成名的,所以應當按照東漢尺(23.75cm)來計算身高。許褚、劉表為八尺余,常理推測小于程昱的八尺三寸;諸葛亮身長八尺(190cm),容貌甚偉,時人異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178cm),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太史慈長七尺七寸(183cm),美須髯,猿臂善射,弦不虛發;孫韶、譙周、彭羕、董襲均為八尺大漢。他們的海拔都不如前面3位文臣。
統觀《三國志》可知,他們是當作當時高個子的典型來記載的。張飛、關羽、呂布、趙云、典韋、馬超、魏延等猛將只有外貌和體格的描述,未做身高這方面的記載,至少可以大膽得出結論,他們的身高很難超過八尺(190cm)。
飾演關羽的陸樹銘身高1米86
此外,《三國志》中還提到過吳國大將朱然,稱其“長不盈七尺”(166cm),意思是朱然是個矮子,作為戰場上沖鋒陷陣的大將而言,160出頭確實有點矮。
所以,小說中的身高看看也就罷了,不必太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