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關乎所有人的改革,正式啟動了。
2月21日,國家發改委網站正式公布了《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在這份文件中,出現了“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戶限制”的字樣。
同一日,公安部又緊急召開會議宣布:加快建立新型戶籍制度,探索“已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
一場關乎你切身利益的變化,正式上路了。
表面看,這是國家為了發展現代化城市的配套政策。
但從長遠發展角度來說,戶籍制度的變化,是影響你我最深遠的政策,因為這不僅包括我們自己,還有我們的孩子,還有我們孩子的孩子。
本次政策中的核心點有三條:
1、除特大城市以外,新戶籍政策將會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實施。中國特大城市也就是北上廣深四個。
2、“戶口隨人走”,居民的常住地在哪里,就把戶口設在當地,并且享受當地戶籍所享有的待遇。這就是真正的人才流通標志。
3、“本地人口”,“外地人口”等專有名詞將會成為過去,“城市居民”等新稱謂將逐漸走向舞臺。
戶籍制度一直是我們國家一個基本的人力行政管理制度。
中國歷史上的戶籍制度是與土地直接聯系的,以家庭、家族、宗族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傳統的戶籍制度劃分為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這種做法在建國初期曾起到積極作用,但隨著城鄉交流的日益廣泛,該制度已引起愈來愈廣泛的爭議與指責。
時過境遷,傳統的戶籍制度已經不適應現代的發展,戶籍制度改革早在13年1月就被定為國家改革的重要舉措。
說白了,只有徹底變革戶籍制度,才能更好地讓農村的人走出去。
現在的新政頒布,改革正式上路,新戶籍制度背后傳遞的信號意味深長:
1、只有北京和上海戶籍政策暫時不能動,其他城市都將動起來,包括廣州和深圳也不例外:
早在今年1月11日,廣州市發布新一輪遷入戶政策體系。放寬了引進人才入戶的年齡限制,學士、碩士和博士40、45、50周歲之前就可順利落戶,也就是你本科畢業,40歲落戶廣州沒壓力。
同樣是1月,深圳市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在職人才引進和落戶“秒批"工作方案》,2019年2月28日正式啟動,專科35歲,本科40歲,在深圳秒落戶。
其他城市的戶籍政策也將迎來一波變化,如果你在杭州、成都、南京、廈門、沈陽、西安、重慶等準一線城市里打拼,落戶將會變得輕而易舉。
2、戶籍的流動,就是人才的流動,人才的流動,就是經濟騰飛的重要標志之一。你不需要多問,埋頭練好內功就好,昂揚向上的中國未來肯定勢不可擋。
3、能力強,學歷高,學校好,在哪里都容易落戶。靠實力說話是一條萬能定理。
4、城市和人一樣,實力決定一切,城市級別越高,資源越多、越好,對人口吸引力就越大。一線城市、部分強二線城市尚有資格“選人”,其他城市已經開始饑不擇食地“搶人”。
5、我國的人力資源市場將會迎來深遠變化。一年前,我們還在招聘中看到各種地域歧視;突然間,大家都將成為了一座城市的居民,人才之間的基本素質差距將會逐漸縮小。對應屆生的影響更大,以前畢業了,戶口和檔案去留是極為麻煩的事情,現在大學生畢業,直接落戶簡單便捷。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人力資源大格局的變化,正在發生。毫無疑問,中國的人力資源將因此翻開新的一頁,我們都是見證者。
在最后想說,每一套政策都有它的弊端,看它是否符合大部分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