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首先就得區分開蒙古帝國和蒙元帝國。其實,蒙古帝國和蒙元帝國雖然是一個延續和發展的結果,但兩者的性質卻是不一樣的。

蒙古帝國是由草原雄主成吉思汗建立的游牧帝國,其性質是屬于草原部落聯盟;而蒙元帝國則是在蒙古帝國的基礎上,尤成吉思汗的孫子忽必烈建立的封建帝國,其性質已經從草原文明轉變為中原文明,已經轉變成中國的一個大一統王朝。
因為,忽必烈在長期統治中原漢地的過程中,深受漢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被漢化了。所以,在他身邊陸續聚集起一批有能力的漢族大臣,比如劉秉忠、許衡、姚樞等。并且,在他們的輔助下,忽必烈在和阿里不哥的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建立元王朝。而元朝正是參照中原王朝的典章制度建立起來的,是蒙古帝國融入到中華文明體系內的結果。

因此,如果從政權性質來看,個人認為蒙元帝國毫無疑問就是我們中華的封建王朝之一,但其前身蒙古帝國,卻并不屬于我國的歷史范疇,而應該屬于蒙古國的歷史。既然如此,那么蒙古帝國的西征,就應該是世界史的范疇。而事實上,西方史學對于蒙古帝國這條上帝之鞭的定義,也并非是劃歸到中國史之內的。

但是,如果從我們民族自身的歷史觀來考慮,那么蒙古西征,也可以算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因為,在我們的歷史觀看來,蒙古帝國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
首先,蒙古帝國和蒙元帝國本身就是一脈相承的。蒙古帝國的前身蒙古諸部過去就和中華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過去的宗主國是入主中原的封建王朝金國。而金國入主中原后,已經漢化了,并處處以中華自居。因此,我們也可以理解為,蒙古帝國早已與中華文明形成起聯系,并且本來就已經置身于中華文明的范疇之內。

此外,忽必烈建元以后,依照漢族王朝的傳統,建立年號、國號、歷法等,還開設太廟,并對蒙古帝國的歷代大汗都進行了追尊。其中,成吉思汗被追尊為元太祖,謚號法天啟運圣武皇帝。
因此,如果從這一點來看,那么成吉思汗也算中國的皇帝,是中國的歷史人物。那如此類推,他所建立的蒙古帝國,也是中華文明的一部分。那么蒙古帝國的西征,自然也應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