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1914666253 昨天10:49
溫潤的風輕撫著我家的小院,疏松著泥土。一夜間,小院菜園子西南角,有一塊黑灰色的硬土皮裂開了嘴,吐出幾許油光嫩綠的尖尖芽。噢!原來是那頑強的小花,酣睡了一冬,終于探出頭來四處張望著。
實景圖 1
耐不住寂寞的芍藥花,呼朋引伴吵醒了鄰里四周。頓時間,小院的菜園里,油菜、生菜、菠菜、韭菜、小白菜……院墻周圍的爬山虎、打碗花、喇叭花……一呼百應,一股腦蜂擁而至,油綠、翠綠、淺綠、淡綠,個個盛裝漫舞,爭奇斗鮮,各顯風騷。院中的那棵老杏樹,早不耐寂寞,花褪殘紅青杏小。 站在院中那棵花開正盛的桃樹下,殷殷的盼著小菜園,拍著手,跳著腳,晃著頭,有節奏的唱著這首歌謠。驚得桃花落,因為我比桃花美;嚇得鳥兒飛,因為鳥兒的歌喉沒我脆。
十天半月后,這個小菜園該是蜂飛蝶舞的時候了。這時候,那芍藥開花了,一大朵一大朵粉紅色的雙瓣芍藥花,有碗口那么大,嬌艷誘人,獨領風騷。 花開了,人醉了,蝶迷了。落在芍藥花上的花蝴蝶貪戀的不肯離去。這時我會小心的撲一只大花蝴蝶,悄悄地告訴他:年年春天來這里,芍藥花下再相聚。然后放飛,放飛那個夢。
實景圖 2
在這個農家小院的菜園里,雖然沒有百花齊聚,但卻是我童年真正意義上的百花園。在這個小小的百花園里,有哪朵花兒能比當年那個小女孩的心花兒更美呢?在寸土寸金、高樓林立的城市,有一套帶小院的蝸居,那真是一種追求。 也許是"笨手偶得"吧,我的"蝸居"居然有這么一個小院。小院不大,不到50平米,沒有陶淵明"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詩化般的田園美景,卻也曲徑亦通幽,綠葉映斜陽,人居花草處,夜靜月如霜。入住后,我把小院看成家的有機組成部分,每天清晨把小院打掃得干干凈凈,然后呼吸不含尾氣的新鮮空氣,抬頭仰望深藍的天空,伸伸懶腰,動動筋骨。有時端一把竹椅,泡一杯清茶,拿一本雜志,沉醉于文字之中;有時鋪三尺毛宣,潑墨揮毫,尋跡王柳,練習書法藝術……就這樣,時間悄然而逝,我好像神游于天地之間,真是快哉! 懂得生活,弄來一些花草,知名的和不知名的,竟有十多種之多。我到郊外的菜園地里弄些園土,買些花盆,種上花草,放在小院里。澆水、施肥、除草,花草在妻的精心侍弄下,竟也長的郁郁蔥蔥。這些花草,高的如白楊挺立,柔的如細柳扶腰,紅綠相間,參差不齊,在陽光下,在春風里,葳蕤生輝。從此,小院多了一些綠色,也多了幾分生機。王安石詩曰:"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寫得就是我的小院吧。
清晨,幾聲嘰嘰喳喳的鳥鳴,驚醒我的睡夢。我來到小院,看到幾只麻雀在覓食。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它們時而啄食,時而跳躍,時而從欄桿飛到花叢,時而呼朋引伴,唱著清脆的歌,它們看著我,看到我沒有傷害之意,膽子似乎大起來,放肆地在小院里歡叫。
實景圖 3
陶淵明在《飲酒》中寫道:"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好一個心遠地自偏,這正如我的小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