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是我們星系的老大。太陽系中所有的光能輻射和熱能輻射都直接或間接的來源于太陽。而太陽之所以可以產生這些能量,是由于它上面發生的原子聚變。眾多的氫原子和氦氧原子發生聚變反應,造就了太陽系中最雄偉的火焰。但是,我們想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我們有足夠多的水,比如一億億多噸的水,可以把這把火焰澆滅嗎?

太陽上的核聚變
理論表明,有再多的水也不可能把太陽澆滅。首先,我們要知道,太陽上的火焰和我們平常所說的火焰不同,太陽上“著火”,是無數的原子發生核反應產生的。比如一個兩個氫原子聚變成一個氦原子,會產生能量。而太陽就是被眾多這樣的反應點燃的。那么,為什么太陽可以發生核聚變,而地球就不行呢?其實,區別恒星和行星的關鍵點就在于它們能不能自發地產生核聚變。

太陽
在太陽系初期,很多的氣態塵埃由于萬有引力的作用聚集到一起,它們越積越多,后來,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氣態塵埃球,由于質量不斷增大,外部對內部的壓強也逐漸增大,當這一團物質達到13倍木星質量的時候,就到達了產生核聚變的臨界壓強值,這團物質也就變成了所謂的褐矮星。但是,這樣的恒星所產生的核聚變比較微弱,但由于萬有引力繼續吸引周邊的塵埃,可以使這顆恒星的質量繼續增大,當它達到80倍木星質量時,就可以產生今天太陽這么強烈的核聚變。

太陽
說到這里,大家明白怎么回事了吧!物體是否產生核聚變,和它的壓力直接相關。而天體是否產生核聚變,和它的質量直接相關。如果將足夠多的水聚集到一起,這一團氫氧混合物只要達到木星質量的13倍,它們自己就可以發生核聚變產生巨大的熱量和光能,質量比太陽大的眾多水還可以產生超越太陽的能量。那還怎么指望它們可以去“滅火”呢?如果水的質量達不到木星質量的13倍,雖然它們不會自發聚變燃燒,但它們很快就會被太陽上面聚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分解成眾多的氫氧原子,這些原子也會參與到太陽的核聚變當中去。

可怕的核爆
所以,用水滅太陽,就是火上澆油。核聚變產生的能量是巨大的,如果它被人類控制,那么人類的能源就沒有了絲毫問題,地球上現在珍貴的石油天然氣也會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