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逗傳媒佳琪 昨天17:11
對于熟悉西漢歷史的人來說,大家肯定能猜的出來,我們這次要說的人是蕭何。劉邦在建立了大漢王朝之后,便在一次朝堂上論功行賞,結果蕭何被排在了功臣的第一名。這個時候劉邦手下的大將都非常的不服氣,他們個個都認為自己立下過巨大的戰功,彼此不肯相讓。而且更讓他們接受不了的是,蕭何作為一個文吏,在打天下的過程中只是躲在大后方指手畫腳,從來沒有一次真正的在戰場上與敵人生死相搏過,所以很多人都對此表現出了不滿。
劉邦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就給大家說了一段話,他說我們在打天下的時候就相當于獵人在指揮打獵,獵人在打獵的時候往往會牽著很多獵犬,獵人指揮獵犬怎么打獵犬就會上去撕咬。而蕭何的功勞就好比是這個獵人,他雖然沒有直接的上戰場搏殺,但是它起到了幕后操縱指揮全局的作用。而你們各位將軍,雖然說是在戰場上立了很多戰功,但從全局上來說也僅僅是起到了一個獵犬的作用,所以蕭何所立下的功勞是你們所不能比的。
對于這段故事,相信很多人也都聽說過,但是這個時候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疑問,因為蕭何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可能就是一個搞后勤的,而要說行軍打仗運籌帷幄,功勞最大的恐怕還要數張良張子房,那么為什么劉邦會把蕭何作為第一功臣呢?
我們認識到蕭何主要還是通過兩個故事,第一個就是說劉邦率兵攻進咸陽的時候,所有的將士看到咸陽的富麗堂皇,都開始爭奪房屋美眷和金銀財寶。只有一個人對這些不屑一顧,而是第一時間趕進了丞相府中,將秦國的一切書籍法令和地形要塞、戶籍錢糧等等資料保存了起來,而這個人就是蕭何。他擔心在慌亂之中,這些重要的資料會被遺失或損害,而他通過掌握這些材料掌握了整個秦朝天下的情況,對后來劉邦跟項羽爭天下,發揮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另一個故事就更加的出名,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韓信在投靠劉邦之后,被任命為治粟都尉,負責管理軍糧。沒有受到重用的韓信十分沮喪,所以就跟著很多逃兵一起逃跑,而聽說了韓信逃跑之后的蕭何,就連夜騎馬將它追趕了回來,并且極力向劉邦推薦韓信,封壇拜將任命韓信為上將軍,從此為劉邦立下了汗馬功勞。
通過這兩個小故事,我們就可以看出蕭何這個人的兩個品質,第一個就是非常有大局觀,而且非常的善于處理政治事務。第二個就是非常的善于發現并重用人才,我們都說劉邦善于用人,所以才取得了天下,但實際上劉邦善于用人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蕭何。劉邦這個人其實毛病還是很多的,但是他的優點是善于接受別人的意見,所以蕭何舉薦的很多人才都被劉邦重用了,所以劉邦也得到了一個善于用人的評價。
蕭何和張良其實在歷史上是被并稱的,他們兩個人可以說是劉邦的左膀右臂,不管缺少了哪一個劉邦想成大事都很難。他們不但都有各自的才華,而且都非常善于為人處世和明哲保身。蕭何主要負責的是后勤和行政工作,地位大概相當于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的諸葛亮。而張良所擔任的是劉邦的謀主的身份,地位大概相當于劉備手下的法證,張良在很多大的戰役和決策上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可以說是功不可沒。而蕭何雖然沒有軍事上的謀略,但是關于國家的所有事務,基本上都有他的功勞,不管是戰爭后勤還是政治事務。基于這個原因,劉邦才把以蕭何為第一功臣,蕭何也因此得到了一個獵人的美譽。
而且蕭何這個人雖然功高,但是十分的謙遜,為人處事非常的低調。雖然和劉邦是貧賤之交,而且曾經對劉邦有救命之恩,但是他在追隨劉邦的時候處處小心謹慎,不敢有絲毫的地方僭越。包括對于韓信這件事情上,蕭何很早就知道韓信是個人才,但是一直不敢輕易的向劉邦舉薦,直到韓信想要逃跑的時候,他才不得不顧全大局讓劉邦重用韓信。
后來蕭何做到了丞相,也是非常的勤儉本分,告誡子孫不要奢華。劉邦晚年的時候,大量的屠殺功臣嗯,蕭何也因為功勞太大受到了猜忌,可是他卻用自己的智慧明哲保身,最終能夠得以善終,可以說蕭何是一個非常有大智慧的人。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