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講堂今天14:04
湖南,湘西
一個神秘的奇境。
是文化自成一派的“大陸孤島”,
是山與水聯袂打造出的人間仙境。
曾經閉塞的交通,
讓這里成為一個封閉的世界,
但也因此保留了最原始的山水,
形成了風格自成一派的古城村寨。
現在,讓我們通過這10處最美村落,
來窺探這山與水造就的仙境般湘西。
01十八灣村
踮腳可摘星
十八灣村,又叫天星寨,意思是離天很近,可摘到星星。后來,因有一條進村小道,“大灣十八處,小灣九十九”,十八灣村也因此而得名。如今絕壁公路的險峻仍令無數摩托車愛好者癡迷!從吉首市區出發,一路美景不容錯過!途徑八月湖風景區,躍進水庫,沿途綠樹盎然,群山環抱。直至十八灣公路入口處,眼前出現的是突兀,是驚奇,是險峻!
沿石階而下,走進村寨,涼風拂面,老樹蒼勁,雞啼犬吠,蟬鳴聲聲。古樸得如詩如歌的老房子,黃土為墻樹做梁。甘甜清涼的山泉水,舀一瓢暢飲,數不盡的爽快淋漓!寨子中慈眉善目的苗家阿婆,從田地歸來的大哥,見到陌生人光臨大老遠的就會微笑示好。
02德夯
瑪汝!
德夯苗語為“美麗的峽谷”。由于緊鄰張家界,并有著許多斷崖、石壁、峰林、瀑布、原始森林。其風光秀麗迷人,素有“小張家界”之稱。世界聞名的矮寨大橋就是從這里的峽谷凌空飛越。
這里山勢跌宕,絕壁高聳,峰林重疊,形成了許多斷崖、石壁、瀑布、原始森林。區內溪河交錯,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自然風光秀麗迷人。
03新寨
百年老寨小入盆景
如果,把一場被迫的遷徙,最終安放在這樣一處人跡罕至的深山,再將所有對于當下和未來的期待,都在這塊土地上栽種下來,河流、山岳還有——很多、很多的樹,在日月和風雨輪替的四季,慢慢就會長成“新寨”的樣子。
新寨,那些和這個名字相悖的老房子,也慢慢地只剩下一些殘垣斷壁的梗概,當年的煊赫,還可以從一些舊跡中找得出線索。
04小溪村
全球重點保護生態圈之一
小溪村位于永順縣小溪鄉,東南與懷化沅陵縣接壤,1982年建立小溪自然保護區,2001年6月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屬全球重點保護的200個生態圈之一。2012年12月,小溪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05老司城村
風云八百年,來去一村莊
老司城村(老司城)位于永順縣靈溪鎮,是溪州土司故都,也是古代湘、鄂、渝、黔邊區土家族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2012年12月,老司城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5年7月4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9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老司城遺址通過審議,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湖南省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世界文化遺產。
06撈車河村
酉水流域土家族古村落的典范
撈車村,位于龍山縣苗兒灘鎮境內,地處洗車河與靛房河交匯處,包括撈車、惹巴拉、梁家寨三個自然古村寨,具有三山套三河,三河繞三寨,一橋通三域的獨特格局。古樸厚重的土家原生態文化,俊美的山形水系,古木參天的生態環境歷來受到專家、學者的親睞,被專家譽為“原生態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博物館”、“土家原生態民居博物館”。
撈車河村至今保持著獨特的民族風俗,如哭嫁、擺手舞、茅古斯、打溜子、咚咚奎、龍舟賽等古老的習俗。撈車村最具特色的建筑為明清古建筑群。這些古民居建筑及裝飾特色鮮明,風格明快,工藝精湛,有很高的歷史價值、人文科學價值及建筑藝術價值。
07雙鳳村
中國土家族第一村
雙鳳村位于永順縣大壩鄉,全村人口以土家族為主,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土家族民俗文化村之一。1956年,民俗學家潘光旦來到永順雙鳳村考察,發現這是一個民俗文化保存完整的山寨,這里的語言、習俗、建筑、民間文化等非常有特點,為確立土家族成為單一的民族提供了重要佐證,被社會各界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
08龍鼻村
苗族花鼓之鄉
龍鼻村位于古丈縣默戎鎮,人口以苗族為主,苗族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有“中國苗族花鼓之鄉”之稱。 2012年12月,龍鼻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09早崗村
山水和傳說的交集
早崗村位于鳳凰縣山江鎮,是一個純苗族居住的高寨村落。 因是湘西“青帕苗王”龍云飛的發跡地和統治中心,而被外人所熟知。 2014年11月,早崗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0鳳凰古城
鳳凰西去兩萬米,人間一盞“涼燈”
鳳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地處武陵山脈南部,云貴高原東側。 與貴州省為鄰。 東與瀘溪縣交界,南與麻陽縣相連,西同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接壤,北和吉首市、花垣縣毗鄰,史稱“西托云貴,東控辰沅,北制川鄂,南扼桂邊”
百年的吊腳樓和烏篷船向人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沱江遇雨,吊腳樓掩映于薄薄水簾之后,悠悠千百年。 當夜幕席卷,人潮聲浪的碎片,也算鮮艷。 燈火闌珊處的鳳凰,太過魅惑,遠處通體發光的萬名塔,輪廓畢現的虹橋與風雨樓,糅合著古代和現代的元素,訴說著浪漫之都,千年鳳凰的故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