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之光昨天22:57
丁方繪畫作品 選自網絡
“山”延續了我創作的整個過程,我做的工作是瞄準中華民族精神的追溯,將山的精神復活,把它作為一種民族精神脊梁的地理標志去表現出來,展現山的雕刻感和厚重感,把人格投射到山水繪畫中,把山的精神又轉移到人物繪畫中,形成一種獨特的“天人合一”的表現形式,這種轉移會促進博大的民族精神體系,進而催生一種浩然正氣,我力圖把山當作人來畫,人物身上起伏的筋肉與山脊的起伏并無二致,正是這種人與土地深刻的同構關系,使我每每于靜臥在大地上時便感到無數靈魂的跳動與呼吸。
中國傳統山水畫的發源來自對自然山水的崇拜,中華民族對山水的崇拜可以溯源到昆侖神話。昆侖山與古代的夏、周、羌幾個民族的活動關系密切,昆侖山在古代神話中的地位,類似于希臘神話的奧林匹斯山,如夸父逐日、大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女媧補天以及三青鳥等故事,都源于這座偉大的山脈。昆侖山在中華民族創世神話中的重要作用說明了它的母土意義。據分子人類學考證,中華民族的先民最初從非洲遷徙過來的,經過在東南亞地區漫長的滯留徘徊,于距今大約三、四萬年前毅然北上進入高海拔地帶,從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的邊緣艱難楔入,經過三江源、橫斷山脈縱谷區,一直抵達岷山一帶,再轉向東去,進入中原。中華民族從她生成時候開始,就是從高原與山脈中走出來的,它們見證了中華民族的遷徙史。傳統山水畫的主題對象從未越過秦嶺,而與中華先民生存體驗密切相關的西北大好河山,均未納入畫家視野。表征民族精神的昆侖神話、昆侖山脈,作為寶貴的資源被長期閑置,如今正是隆重出場的時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它。
丁方油畫 選自網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