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山上一到秋天一種名叫“樹籽”的野果變開始成熟。小的時候喜歡跑山上摘“樹籽”吃。小伙伴們一把一把的抓起來往嘴里塞,吃到最后,一個個吐著紫色的舌頭相當的高興。其實“樹籽”的真名叫做烏飯果。
我也有十幾年沒有在山里面摘過烏飯果了。今年國慶,在麒麟山穿越的過程中,倒是吃了不少。雖然天氣還不夠冷,烏飯果嘗還是那種酸酸澀澀的感覺。但這絕對是我見過最多的烏飯果。真后悔自己來的早,若等到烏飯果成熟之時前往,對于一個吃貨,那將是多么的美好事情啊!
烏飯果又叫烏飯子,是一種美味的野果,除了食用外還能入藥,是烏飯樹所結的果實。烏飯樹(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別名牛筋,南燭草木,杜鵑花科植物。屬常綠灌木,多分布于福建、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廣東、臺灣等地。畬家人常于每年三月初三采集其葉,榨汁浸糯米,蒸成烏飯食用,以助陽補陰,明目壯腎,烏飯樹名也由此而得。
其實烏飯果富含糖類、維生素C 和有機酸等營養物質。發幾張烏飯果的圖片,教大家識別一下。沒準下次能在野外碰到。也作為普及野外求生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