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面積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606平方公里。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市名源自耶穌的弟子圣徒彼得。1712年彼得大帝遷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的200多年的時間里這里都是俄羅斯文化,政治,經濟的中心。1924年為紀念列寧而更名為列寧格勒,1991年又恢復原名為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和歷史中心古跡群構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整個城區分布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島嶼上,許多河流穿越而過,別具水城風情,故有“北方威尼斯”之稱。由于圣彼得堡緯度很高,夏季特有的“白夜”景色令人留連。
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
伊薩基夫斯基大教堂,與梵蒂岡、倫敦和佛羅倫薩的大教堂并稱為世界四大教堂。教堂高102米、長112米、寬100米,整個建筑可同時容納1.2萬人。
青銅騎士是圣彼得堡市標志性雕塑,位于十二月黨人廣場上。著名雕塑家法兒科內創作的這一藝術佳作,被安置在一塊巨石上駿馬前腿騰空。彼得大帝安坐在坐騎上,兩眼炯炯有神,目視前方。
圣彼得堡分布在44座島嶼上,由580多座橋梁連接,其中20座為開合橋(7座跨越涅瓦河)
涅瓦河
圣彼得堡瓦西里島古港燈塔(海神柱)聳立在瓦西里島東部的廣場兩側,棕紅色圓柱稱為拉斯特萊里柱,高32米,以前專為入港船只導航。
現在遇上重大節日,燈塔仍會點燃。在導航燈塔的花崗石基座上,展示了四座象征著俄羅斯四大主要河流的雕像,又稱之為海神柱。雕像規模氣勢宏大,剛柔相濟,美麗壯觀,讓人嘆為觀止!
涅瓦大街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