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是人生大事,然而一些業主由于買房時一時疏忽,導致之后在住房的過程中有諸多的不快。那么,如何躲過雷區,買到稱心如意的好戶型呢?業內人士紛紛支招,教購房者避免買到“手槍房”、“烏龜房”等。
首先,我們來說說什么是“手槍房”,很多人認為手槍型房子是長條兒的,不好裝修,并且長條兒的房子會出現類似于過道兒的地方,浪費空間。另外,這樣的房子多數客廳背陰,只有主臥朝陽,外加戶型狹長可能會造成客廳更暗,借不上主臥的陽光。
問題:如何避免買到手槍房?
解答:細看房間尺寸 還原戶型圖上家具真實比例
“交房前看圖紙,客廳不僅能放下沙發,一旁還有空間放飲水器和盆栽,怎么房子到手后發現,大一點沙發都容不下?”這樣的尷尬,不少購房者都遇到過。所以,購房前要多留意戶型圖,有的開發商不標注尺寸,即使標注,也基本上都是建筑尺寸(包括墻體的尺寸)。有的開發商恨不得把戶型圖設計成 3D 的,填滿家具家電,但事實上,這些家具并不是等比例畫上去的,實際空間并不足夠放置戶型圖上的家具。
排除狹長通道 好戶型空間利用率更高
選擇適合自己的房子其實是一門大學問,多花些時間在選擇戶型上是必要的。購房者盡量不要太沖動,看完樣板間后就定下來,要多考慮今后居住的實際情況。
一眼看出自然通風采光 稱心戶型有益身心
“原本設計的休閑陽臺,怎么變成了通風巷道?”市民張女士反映,圖紙上兩面采光的陽臺,交房后發現一面是與鄰居的隔墻,僅剩另一面不到1米的采光通風口。張女士這才恍然,由于不是獨棟建設,只有左右兩側單位的住戶享受了所謂的休閑陽臺。
專業人士表示,通常我們看到的戶型圖是沒有樓座分布的,不能實際呈現未來可能出現的建筑物遮擋、樓間距狹窄、影響采光等問題。所以,買房時除了要看戶型圖,樓層平面圖也是很重要的。
南北通透的戶型通風好、采光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但只要同時有南向和北向的房屋就能叫南北通透了嗎?其實不然。有南北兩個房間的同時,門還要相對才可以算南北通透。
延伸閱讀:戶型圖大解析 你真的看懂了嗎?
戶型好壞,面寬、進深、非常關鍵。老式的點式高層,戶型進深過深,面寬狹窄,不利于通風、采光、故常年陰暗潮濕,才會被逐漸淘汰。如今的戶型圖上,多會標注進深和面寬這兩個指標,兩根拉出的直線中間夾雜的數字,如4.20米,3.9米就是了。一般來講,進深,即南北縱深的總數值是越小越好;而東西闊度是越大越好。
絕大多數戶型圖上都會標注房間的建筑面積:主臥:18.25平方米,客廳36.54平方米,A型兩房兩廳一衛108.33平方米。在這里您一定要注意和辨別的是,這個標注的建筑面積與實際的使用面積之間差多少?——即我們所說的得房率。得房率的高低,換言之就是性價比的高低,有個廣告說的好“花一樣的錢補五樣”,圖的就是這個劃算。
戶型合理與否,并不在于是否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精簡,也不是大宅大屋氣象萬千的容納,而是各個部分之間的比例關系。這種平衡,取決于設計者對戶型的把握,更關系到日常生活細節。舉例而言,在總面積不大的情況下,次臥只留有8—9平方米的狀況很常見,這樣的配比在實際使用中就難免捉襟見肘,很難施展。
房子不是單獨懸浮在真空里的,了解清楚相鄰關系也是看戶型圖的要點。舉例而言,一個樓面上,一般會有電梯、走道、樓梯、強電弱電、過道窗等,每個對使用都有或多或少的、或利或弊的影響。把戶型放回樓層平面里看,就能了解其受這些“配件”的影響程度。如果深入一些看,相鄰戶型的影響也不容忽視,遮擋采光與否,私密性得到保障與否,都很關鍵。
戶型在某些時候是需要“先天不足后天補”的。所以了解戶型的可變結構,也很要緊——哪些墻能動,哪些墻千萬別動;下水管、上水管的位置,電線走向等,也都要盡可能的掌握。有時候通過一個“小手術”,可以把戶型所有的潛力都給逼出來;反之不去冒險動一些承重墻、污水管絕對是對你更有利:好好的房子要是被你改造成了定時炸彈,可就得不償失了。
對于戶型優劣的評判,可謂見仁見智;但是一些在設計中顯現的缺憾——即與大部人的使用習慣不符的問題,我們還是比較容易找出來的。這些時候,您就的對其進行一個評估:是否能“容忍”這些問題。如果答案是能,就說明這些問題不足以影響您的主要需求,不妨縱容一下:反之就勸您早作其打算為妙。
戶型的演變反映出人們對生活質量要求的變化,從單廳單衛到雙廳雙衛,總是伴隨著套內各功能區細化的趨勢,因此,在挑選戶型時要盡可能考慮到這種趨勢。在有限的面積條件下,各個功能區應盡量細化,并避免相互間干擾,保持其相對的獨立性。
更具體的來說,考察房屋的戶型,主要看其功能分區是否明確,面積分配是否合理,朝向是否適宜,一般應為南北朝向。客廳、飯廳、廚房是住宅中的動區,應靠近入戶門設置;臥室為靜區,應遠離噪聲源;衛生間設在動區與靜區之間,以方便使用。室內交通線便捷,面積標準較高的戶型應設儲藏空間。
反映住宅功能性與經濟性的主要指標包括套內總面積與主要廳室面積的分配、戶型、得房率以及相關尺寸等。購房者在衡量與選擇時應正確處理各種指標之間的關系,應在有限的總價范圍內取得最佳戶型結構及實用面積,達到使用功能的最大化。
我們經常遇到面積差不多的兩種戶型感覺上會相差很多的情況,尤其是三房或三房以上的單位,除了前面提及的得房率因素外,合理的套內交通組織也就是人在戶內需經常走動的部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通常情況下,交通組織應相對集中,并以不影響各功能區的獨立使用為前提。
中房報新媒體中心網絡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