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解一般的哲學理論可以使用西方的概念和理論,但是解讀中華文明的經典,必須并且也只能應用中國文化的經典理論,除此之外別無途徑。
從“道可道”這句話來說,第一個道是宇宙之本體,是認識的目標,是理論的核心。應用“可道”的方法,以達到“可道”之目的,就是認識“道”。
“可道”的過程和“可道”結果,就得出了老子的天道理論,“可道”的方法就是老子的認識論。
之所以能“可道”,在于認識各個層次的道,如社會之道、個人之道、萬物之道、天道、地道、宇宙之道,認識這些道的前提是認識宇宙的生成,這是最根本的的道,道的一切原則來源于此,識此方能識道。
認識“道”就是認識自然,認識自然所尋求的最高目標就是認識“道”。所謂的“道”既是神秘的,也是普通的,更是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說它神秘,因為只有圣人能夠真正認識和理解;說它普通,乃因“百姓日用而不知也”。
只有老子這樣的圣人才能認識“道”,才能“可道”,只有以唯象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來認識世界,才會得出合道的認識和理論。
1、宇宙天地是物質的,需要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宇宙發生之前是物質存在,只不過是以混沌的狀態存在,以沒有生命的狀態存在。宇宙發生的過程是動力產生的過程,是運動的過程,是物質的運動,物質的演化,演化的動力來源于道、演化的規則取決于道。
過程是運動的過程,運動是程序的運動,
2、道是生命的內在,認識道必須從認識生命中去做。
認識需要步驟,就是微、妙、玄共解,以象物精信的思維方法和步驟進行思維,最終達到認識道的目的。
3、道是傳統文化的哲學概念,是通過智慧的認識所得出的結論,是對認識所得的精煉概念,所謂的“道”實際上是一個“真理”的內涵。
“道”是屬于中國的,是屬于中國文化的,認識道、研究道、論述道和定義道,都必須使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理論,需要以象術理論為思維方法。
(參見《老子天道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