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ture from Internet
解析文章首發于唧唧堂網站www.jijitang.com
解析作者 | 唧唧堂心理學研究小組:Tong; 審校編輯 | 悠悠
本文是針對論文《孤獨可能是一個殺手,但是如何免受其傷害呢?(Loneliness Might Be a Killer, but What’s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Against It?》的一篇論文解析,該論文于2017年11月發表于《美國醫學協會雜志(JAMA)》上。本文是一篇觀點性文章,作者是Rita Rubin。
在每一年的圣誕節,英國的研究學者Christina Victor博士都會為慈善項目設立廣告,以確保沒有老年人獨自度過圣誕假期。而事實上,已有研究表明孤獨感會對年輕人或老年人都產生影響,并且這種孤獨情緒并不會因為來自陌生人的邀請而得到緩解。此外Victor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在夏季比在圣誕節更加孤獨。
已有研究證明孤獨感與心血管疾病、阿茲海默癥、中風、失眠以及其他疾病相關。由于孤獨對公共衛生造成的威脅,目前孤獨已經受到各大媒體的關注。來自楊百翰大學的研究者們發現孤獨和社會孤立會增加早死的風險,因此他們的研究團隊提議將促進社會連接(“advancing social connection”)作為美國公共衛生決策的首要任務,同時WHO也將社會關系網絡作為健康的決定因素之一。
盡管人們已經意識到孤獨會帶來不斷增加的潛在傷害,來自紐卡斯爾大學的Nicole Valtorta博士說到,“孤獨患者”在65歲以上老年人群中的流行并沒有明顯的上升,在過去半個世紀里流行率基本保持在10%。
科學家們仍在爭論孤獨是否被定義為期望的和實際的社會接觸之間的一個令人沮喪的差異,孤獨是健康狀況不佳的危險因素,還是健康狀況不佳是孤獨的一個危險因素。不管這種關聯是雙向的,還是有什么其他因素在這兩者之間起到了中介作用,這種關聯的存在本身以促使人們去尋找有效的干預措施,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有證據表明常規解決方法并一定能揭開孤獨的面紗。
孤獨是致命的嗎?
兩項meta分析探究了孤獨和社會孤立是否會增加早死的風險。其中一項meta分析納入了148項研究,參與者超過30萬,其分析結果表明更豐富的社會連接能降低一半的早死風險,另一項meta分析納入了70項研究,囊括34萬參與者,其分析也發現孤獨、社會孤立或獨居同其他目前已被認可的健康危險因素如肥胖一樣會增加早死的風險。
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明白,孤獨和社會孤立是不一樣的。孤獨的人不一定被孤立,被孤立的人不一定孤獨。雖然這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其對健康的威脅是相似的,此外研究者們還提到一個觀點就是“只要你覺得你不孤獨,那你就很好”。
Victor博士提到大多數有關孤獨的研究是不精確的,因為對其他混雜因素的控制還不夠嚴謹,此外這些研究大多是橫斷面的,因此我們也無從知曉孤獨和健康之間的關聯會如何發展,因此她認為在現有的研究證據下,孤獨沒有諸如肥胖、吸煙等對健康的影響大。一項在2016年發表的針對孤獨的縱向研究的meta分析總結得出社交的缺乏(同時包括孤獨和社會孤立)會分別增加29%和32%人群患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
當常規解決方法行不通時,我們能做什么呢?
有研究證明孤獨感可能會通過激起機體的炎癥反應從而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因此相比于其他生物學標志物而言,也許可以將孤獨感作為老年癡呆癥前期易于覺察的征兆。根據這一征兆,有研究者提出可以通過降低孤獨感來達到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目的,并建議在對醫學生或醫務人員進行醫學教育或培訓時將類似孤獨感的社會因素充分考慮進去,使他們充分意識到這些社會因素對健康的重要性。
對于大多人而言,感到孤獨無疑是一種不愉快的精神體驗。對于“孤獨患者”來說,常規的解決辦法諸如參加一個興趣班、養一只狗、參與一項志愿者工作等等,然而這些方法折射出的信息就是“你是孤獨的,因此你需要一個朋友。”而事實上,要與陌生人成為朋友很難,這只是一種情感性的支持關系。研究證實這些方法可以輕微改善孤獨或焦慮情緒,但其效果的顯著性并沒有統計學意義。所以,當常規解決方法行不通時,我們該做什么呢?
傾聽你的孤獨
來自西弗吉尼亞大學的Laurie Theeke博士說到,我們往往會對孤獨產生一種偏見,認為它是不好的,并且不是社會所期望的。但事實上,我們需要改變這種觀念,“感到孤獨是正常的,世界上不是只有你一個人有這種孤獨情緒”。
Laurie Theeke博士發起了一項稱為“LISTEN”(Loneliness Intervention using Story Theory to Enhance Nursing-sensitive outcomes)的干預措施1,LISTEN的參與者們討論導致他們孤獨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分享他們生活中不感到孤獨的時光,講述他們在面對孤獨時所遇到的困難以及如何應對。在12周后,LISTEN參與者們的孤獨感降低,社會支持增強,并且血壓同基線相比也有所下降。Laurie Theeke博士提到雖然這項研究只針對了老年人群,但LISTEN的干預意義對于年輕人同樣適用。
因此,我們應該把感到孤獨看作一件簡單而普通的事,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化解它,并再次連接起屬于自己的情感紐帶,不管是與家人、戀人還是朋友。
原文鏈接:
doi: 10.1001/jama.2017.14591
參考文獻:
Theeke, L. A.; Mallow, J. A.; Moore, J.; McBurney, A.; Rellick, S.; VanGilder, R., Effectiveness of LISTEN on loneliness, neuroimmun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psychosocial functioning, quality of life, and physical health measures of chronic illnes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 2016, 3 (3), 242-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