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
上交所22日披露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分別為晶晨半導體、睿創微納、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利元亨、寧波容百、和艦芯片、安翰科技,武漢科前生物。
上交所介紹,9家企業擬合計融資109.88億元。其中,和艦芯片融資金額最高,達到25億元;科前生物居次席,擬融資17.47億元;容百科技融資金額為16億元,排在第三。其他項目的融資情況為:晶晨股份15.1億元,安翰科技12億元,天奈科技8.7億元,利元亨7.5億元,睿創微納4.5億元,江蘇北人3.6億元。
其中,國泰君安所輔導的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晶晨半導體”)成為科創板第一家企業。
第一財經3月22日報道,上海證券交易所向晶晨半導體下發了《關于受理晶晨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的通知》(下稱“通知”),上交所稱:”上海證券交易所依據相關規定對你公司報送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申請報告及相關申請文件進行了核對,認為該項申請文件齊備,符合法定形式,決定予以受理并依法進行審核。特此通知。”
2019年1月29日,晶晨半導體更新了輔導工作進展報告。報告顯示,國泰君安對晶晨半導體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進行輔導工作。晶晨半導體正計劃成為首批登陸科創板的上市企業。
2019年1月30日晚,證監會發布《關于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
消息一出,就引起媒體廣泛報道,晶晨半導體的上市輔導公告也引發外界關注,但他們并未就此正式作出回應。科創板落地在即,晶晨半導體能否如愿躋身第一批上市企業猶未可知,但它已經在為IPO積極做準備。
3月18日,晶晨半導體輔導期結束并公布了輔導工作總結報告。
處于“中國芯”風口
據全天候科技援引該公司官網,晶晨半導體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無晶圓半導體系統設計的領導者,為多種開放平臺提供各種多媒體電子產品,包括OTT、IP機頂盒、智能電視和智能家居產品。
晶晨半導體擁有高清多媒體處理引擎、系統IP和業界領先的CPU和GPU技術,為付費電視運營商、OEM和ODM廠商提供產品解決方案;能夠提供Android和Linux的交鑰匙方案,幫助合作伙伴快速部署市場。
近年來,晶晨半導體發展迅猛,以其成本、性能等優勢在市場上得到創維、索尼、TCL、小米、阿里巴巴等眾多知名廠商青睞。晶晨半導體近年在OTT盒子和電視市場取得不錯的增長,支撐了公司業績的持續上升。
據行業人士透露,晶晨半導體此次上市募資重點在于加碼IPC(網絡攝像機)SoC市場。在這個市場上,晶晨半導體將與北京君正、國科微、富瀚微等搶占安防細分領域的蛋糕。
麥姆斯咨詢的報告顯示,全球視頻監控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18年的368.9億美元增長至2023年的683.4億美元;2018—2023年將以13.1%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其中尤以網絡攝像機(IPC)的成長勢頭最為兇猛。
2018年中興事件之后,國產芯片的認可度空前之高,中國自上而下關注“中國芯”的發展。晶晨半導體當下正處于國家政策的風口上。
“改道”科創板
2014年,TCL戰略入股晶晨半導體。并于2017年1月25日,得到了紅馬投資集團和中域資本的戰略投資。晶晨半導體A股影子股包括華勝天成、創維數字、TCL集團、泰達股份。
圖片來源:企查查
據媒體報道,晶晨半導體的營收和凈利規模已經達到主板上市的隱形“紅線”,它原本計劃在主板上市,但由于科創板推出在即等多方原因,最終還是選擇了科創板。
上海證券通分析認為,憑借國家對新興高科技經濟的政策支撐,晶晨半導體如能在科創板的成功上市將為公司開啟高速增長征程。
但正如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所說,國內芯片落后海外20—30年。創維集團首席技術官王志國也曾表示,如果從設計定制的角度看,彩電芯片的國產化早已實現,像晶晨半導體、展訊等都可以設計芯片,但是還是要找別人生產。
這是當下包括晶晨半導體在內的國產芯片企業都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