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黑歷史讓價值觀顛覆,認清被隱藏的真相——小侃黑歷史
諸葛亮是被神話后的人物,火燒新野,舌戰群儒,三氣周瑜這些事都是子虛烏有的。七擒孟獲也是夸張了很多,草船借箭是有,不過主人公是孫權。最厲害的空城計就是今天要談的,歷史上沒提,不過既然《三國演義》有那就可以推測一下,這次計謀到底厲害在哪里。
就結果而已諸葛亮是取得了勝利,大部分人是認為諸葛亮走險棋讓司馬懿不敢上前,不過在《三國演義》中這兩人的智商是對等的,不應該會有如此疏忽。別說是司馬懿不會信,就算是我們對比一下戰況也不可能不進攻,當年諸葛亮鎮守的西城縣是一個很小的縣,不說里面多少人,就算家家戶戶塞滿了人也不可能與司馬懿的10萬大軍對抗。
但是為什么司馬懿還是跑了呢,實際上并不是害怕“空城”里面的人,而是不得不服這個諸葛亮。諸葛亮是在走險棋,他也相信司馬懿會退兵,因為諸葛亮知道他死了,下一個死的就是司馬懿。司馬懿是個聰明了,知道蜀國國力衰敗,諸葛亮也沒有什么翻盤的機會,但是魏國過分的強大,會讓司馬懿的地位不保。
曹操手下許多謀士都被殺了,天性多疑的曹操是不會放過任何有野心的人,即使是司馬懿在那個情況了也就只能是選擇自保,退出江湖。直到曹操給諸葛亮打的潰不成軍的時候,才無奈請出了司馬懿,那年他已經70歲了,就算有狼子野心也不能為虎作倀。曹操如此,曹丕也是同樣的,根本不敢重用司馬懿。
不過曹魏只是算到了司馬懿,卻沒能算出他的后代。倘若那個時候司馬懿真的除去的諸葛亮,只是蜀國提早滅亡,然后也讓自己的計劃徹底失敗。前半生的隱忍,后半生還有處處為營,也確實辛苦。諸葛亮知道司馬懿生性多疑,但是更相信他深謀遠慮。而在歷史上,諸葛司馬時常有書信來往,或許就是這么一對亂世知己,造就對方的萬世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