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涇河龍王提著血淋淋的首級驚嚇之后,唐太宗就不臨朝了。醫官診得皇上脈氣不正,五臟無氣,恐不諱只在七日之內矣。唐太宗也知自己命不久已,宣徐茂功,吩咐國家大事,叮囑仿劉蜀主托孤之意。言畢,沐浴更衣,待時而已。
這時魏征手扯龍衣,奏道:陛下寬心,臣有一事,管保陛下長生。臣有書一封,進與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吧。崔吧乃是太上先皇帝駕前之臣,與臣八拜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現在陰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夢中常與臣相會。此去若將此書付與他,他念微臣薄分,必然放陛下回來,管教魂魄還陽世,定取龍顏轉帝都。”太宗聞言,接在手中,籠入袖里,遂瞑目而亡。
魏征在這里表現挺神秘的,他憑一封書信斷言唐太宗必然還陽。這封書信究竟寫了什么呢?
一封書信。
太宗渺渺茫茫來到了酆都(陰間),崔吧早在路旁跪拜迎接,太宗大喜,近前來御手忙攙道:“先生遠勞。朕駕前魏征有書一封,正寄與先生,卻好相遇。即向袖中取出遞與崔吧。吧拜接了,拆封而看。
其書曰:辱愛弟魏征,頓首書拜大都案契兄崔老先生臺下:憶昔交游,音容如在。倏爾數載,不聞清教。常只是遇節令設蔬品奉祭,未卜享否?又承不棄,夢中臨示,始知我兄長大人高遷。奈何陰陽兩隔,天各一方,不能面覿。今因我太宗文皇帝倏然而故,料是對案三曹,必然得與兄長相會。萬祈俯念生日交情,方便一二,放我陛下回陽,殊為愛也。容再修謝。
那判官看了書,滿心歡喜道:“魏人曹前日夢斬老龍一事,臣已早知,甚是夸獎不盡。又蒙他早晚看顧臣的子孫,今日既有書來,陛下寬心,微臣管送陛下還陽,重登玉闕。
表面上看,這封書信沒什么特別。主要是說唐太宗之死跟三曹對案有關,希望看在昔日的交情上放太宗回陽。用現在話說,就是走走后門。崔吧也給足魏征面子,看后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但是,這里有個問題!眾所周知,地獄有地獄的一套司法程序,唐太宗之死既然跟三曹對案有關,無疑太宗必然要面對閻王。面對閻王就要進入司法程序,在這套程序面前,作為判官的崔吧本應無權干預。那么,崔吧要如何放太宗回陽?
判官添壽。
第十回,十殿閻王出在森羅寶殿,控背躬身迎迓太宗,太宗謙下,不敢前行。十王道:“陛下是陽間人王,我等是陰間鬼王,分所當然,何須過讓?太宗前行,徑入森羅殿上,與十王禮畢,分賓主坐定。約有片時,秦廣王拱手而進言曰:“涇河鬼龍告陛下許救而反殺之,何也?”
太宗道:“朕曾夜夢老龍求救,實是允他無事,不期他犯罪當刑,該我那人曹官魏征處斬。朕宣魏征在殿著棋,不知他一夢而斬。這是那人曹官出沒神機,又是那龍王犯罪當死,豈是朕之過也?”
十王聞言,伏禮道:“自那龍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該遭殺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辯,定要陛下來此三曹對案,是我等將他送入輪藏,轉生去了。
今又有勞陛下降臨,望乞恕我催促之罪。”言畢,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來,看陛下陽壽天祿該有幾何?”崔判官急轉司房,將天下萬國國王天祿總簿,先逐一檢閱,只見南贍部洲大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
崔判官吃了一驚,急取濃墨大筆,將“一”字上添了兩畫,卻將簿子呈上。十王從頭看時,見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閻王驚問:“陛下登基多少年了?”太宗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閻王道:“陛下寬心勿慮,還有二十年陽壽。此一來已是對案明白,請返本還陽。”
太宗聞言,躬身稱謝。十閻王差崔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還魂。太宗出森羅殿,又起手問十王道:“朕宮中老少安否如何?”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壽似不永。”太宗又再拜啟謝:“朕回陽世,無物可酬謝,惟答瓜果而已。”十王喜曰:“我處頗有東瓜西瓜,只少南瓜。”太宗道:“朕回去即送來,即送來。
這段原文講的很清楚,唐太宗能夠還陽,是崔吧利用了特權,做了一次假賬!在生死簿上添了兩畫,把原本壽終于貞觀一十三年的唐太宗,續命至三十三年,讓太宗皇帝平白多了二十年光陰。假設崔吧沒有加上這兩畫,唐太宗就是屬于自然死亡,他的死亡時間和生死簿上相符嘛!閻王也就不會放他還陽了。
不過,我們要是仔細分析一下,這里面的貓膩還真大!怎么說呢?十王道:今又有勞陛下降臨,望乞恕我催促之罪。無可置疑,唐太宗的死是閻王催促的,并不是涇河龍王把他嚇死的。換句話說,唐太宗是閻王要他死的。
按照程序,閻王要唐太宗死必先查生死簿,這個從唐太宗和閻王的對話中可見一斑——太宗問十王道:“朕宮中老少安否如何?”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壽似不永。事實上,真如閻王所言宮中老少俱安,唯獨唐太宗的妹妹李玉英,在太宗還陽后不久被鬼使撲個滿懷,推倒在地,活捉了魂。
一句本是唐太宗臨別時的問話,閻王都能準確指出宮中老少俱安,唯唐御妹命不久矣。這說明閻王已經查閱過宮中老少的生死簿,當然也包括唐太宗。
既然已查過了,意味著唐太宗皇帝注定貞觀一十三年,閻王已經知曉了。既然已經知曉了,意味著閻王認可崔吧給太宗添壽。說白了,看似崔吧做假賬添壽,實際上是閻王的本意。或者說,閻王原本就是要給太宗添壽的。
現在迷茫了!閻王帶太宗到地府,是為了三曹對案。三曹對案,是指龍王向閻王狀告唐王許救而反殺之事,所以閻王帶太宗來此對案。結果,作為被告的唐王來了,作為原告的龍王卻被閻王送入輪藏,轉生去了。三曹已去一曹,所謂的對案就無法成立了。
在這種情況下,閻王帶唐王帶來地府的目的是什么?要是為了添壽直接加上就可以了,何必要唐太宗跑一趟,搞得閻王們又是迎接,又是控背躬身的。這里面究竟有什么內幕?
特殊還陽。
答應用瓜果酬謝的唐太宗,回陽后出榜招賢,招人進瓜果到陰司里去,均州人劉全因妻縊死、愿來進瓜,揭了皇榜,劉全服毒死后,一點魂靈,頂著瓜果,來到鬼門關,在鬼使的帶領下,劉全見到了閻王。閻王大喜道:“好一個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遂此收了瓜果。隨后檢生死簿子看,劉全夫妻們都有登仙之壽,急差鬼使送回。那鬼使領命將劉全的魂靈,推入金亭館里,劉全還陽。
劉全的妻子因死的早,尸首無存,閻王道:“唐御妹李玉英,今該促死。你可借他尸首,教他還魂去也。鬼使抓了唐御妹的魂,將劉全妻子的魂靈,推入玉英身內,劉全的妻子借尸還陽。
這是比較主流的還陽方式,孫悟空幫寇洪員外還陽用的也是這種方式,有尸體的將魂靈推入即可,沒了尸身的借尸還陽,也是將魂靈推入即可。既簡單又實用。
可是回看唐太宗的還陽,這里面的情景就截然不同了!
第十回,那太尉執一首引魂幡,在前引路,崔判官隨后保著太宗,徑出幽司。太宗舉目而看,不是舊路,問判官曰:“此路差矣?”判官道:“不差。陰司里是這般,有去路,無來路。如今送陛下自轉輪藏出身,一則請陛下游觀地府,一則教陛下轉托超生。
從崔判官的話來看,唐太宗的還陽方式是轉托超生。和主流方式的簡單實用相比,唐太宗的還陽方式就繁瑣很多了!同樣是完成還陽,轉托超生必須要游觀一遍地府。
在三曹對案無法成立下,在舍簡取繁的還陽模式下,閻王帶唐王帶來地府的真正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要唐太宗游地府。那么閻王為什么要唐太宗游地府呢?閻王又為什么要給太宗添壽呢?我們接著侃........................
(游文意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