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即萬歷十四年十一月二七日—崇禎十四年正月二七日),名宏祖,字振之,號霞客,生于江蘇江陰馬鎮南旸岐,祖籍江西南昌,是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和旅行家。被稱為“千古奇人”。其一生志在四方,不避風雨虎狼,與長風云霧為伴,以野果充饑,以清泉解渴。足跡遍歷北京、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廣西、云南、貴州等16省,所到之處,探幽尋秘,并記有游記,記錄觀察到的各種現象、人文、地理、動植物等狀況。《徐霞客游記》中對各地名勝古跡、風土人情,都有記載。不僅如此,《徐霞客游記》中還包含很多風水文化的記錄,很多日記中,都有關于某地龍脈、水口、案山等等的分析,并有很多關于城鎮、村落、景觀、園林、寺廟的具體風水分析,可以說《徐霞客游記》是我們研究明朝風水思想的一個極好的素材。
在其中的“溯江紀源”一文中,徐霞客談到了中國風水學的“三大龍脈”思想,并且經過長期的游歷考察,認為長江的源頭在“昆侖之南”,金沙江才是長江的上游,大膽地否定了被視為圣經的《尚書·禹貢》“岷山導江”的傳統說法。
《溯江紀源》又稱《江源考》,是徐霞客科學論文的代表作。徐霞客生長在長江口附近的江陰,面對浩渺的大江,從小立下大志,“欲究江河之源”。他運用追蹤和目擊的辦法考察江河。晚年到云南,面對盤繞不定、岸陡水急的金沙江,既不通航,又不能沿江步行,他則認真考察分水嶺,即他所說的“龍脈”,追蹤江流的走向。他舍棄傳統官道不走,迂曲北出,選擇昆明—武定—元謀—大姚—賓川一鶴慶—麗江一線,主要目的就是考察金沙江的流向,在元謀得以足勘目驗了他懷念思索過一輩子的真正的長江正源。該文成稿于對這一片考察結束以后,可能于崇禎十三年(1640)定稿。《溯江紀源》不但是徐霞客一生延續時間最長、所耗精力最多的研究課題,也是他一生地理考察的最后一篇封筆之作。
《溯江紀源》可以幫助我們解開關于徐霞客的很多謎團。徐霞客一生足跡遍及相當于現在的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山西、陜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廣西、貴州、云南和北京、天津、上海等19個省、市、自治區。他已經到了貴州云南,咫尺之遙的天府之國為啥就讓他毫無興趣呢?如果說徐霞客半生游歷是為了大好河山,巴山蜀水的風物勝景,歷史文化理應會讓他心向往之。其實《溯江紀源》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
《溯江紀源》一文得出了幾個結論:
“故推江源者,必當以金沙為首”,確定了金沙江作為長江上游。得出這個結論不是目的,而是為了下一個結論作鋪墊。
江大于河,也就是長江比黃河更長。“今詳三龍大勢,北龍夾河之北,南龍抱江之南,而中龍中界之,特短。北龍亦只南向半支入中國。俱另有說。惟南龍磅礴半宇內,而其脈亦發于昆侖,與金沙江相持南下,經石門麗江,東金沙,西瀾滄,二水夾之。環滇池之南,由普定度貴竺、都黎南界,以趨五嶺。龍遠江亦遠,脈長源亦長,此江之所以大于河也。”而這個結論,同樣也不是最終的結論。
“正脈北度東壩,而峙為句曲,于是回龍西結金陵,余脈東趨余邑。是余邑不特為大江盡處,亦南龍盡處也。龍與江同發于昆侖,同盡于余邑,屹為江海鎖鑰,以奠金陵,擁護留都千載不拔之基以此。”到這里,徐霞客的最重要的結論出來了。
徐霞客生在長江口附近的江陰,距離風水學上認定的“萬山之祖,龍脈之源”昆侖山非常遙遠,他游歷一生,不是為了游山玩水,搜隱獵奇,而是為了風水龍脈的研究,更確切地說,是對“南干龍”的研究。從風水學的角度來看,徐霞客在《溯江紀源》中留下了幾個重要的觀點:
江大于河,南龍大于北龍和中龍。“三大龍脈說”認為,亞歐大陸的龍脈都發端于昆侖山,在中國境內有三條大龍脈,即黃河以北的北干龍,長江以南的南干龍,和長江黃河之間的中干龍。徐霞客用自己的雙腳和雙眼,確認了金沙江是長江的上游,從而認定“龍遠江亦遠,脈長源亦長,此江之所以大于河也。”另一方面,“今詳三龍大勢,北龍夾河之北,南龍抱江之南,而中龍中界之,特短。北龍亦只南向半支入中國。俱另有說。惟南龍磅礴半宇內。。。”。既然“江大于河”,而且北龍只有半支在中國,中龍特短,那么以長江作為分水嶺的南干龍,自然龍脈最為悠長,氣勢最為磅礴。
南龍不僅脈氣大于中龍和北龍,脈氣的收束也優于北中二龍。“龍與江同發于昆侖,同盡于余邑,屹為江海鎖鑰,以奠金陵,擁護留都千載不拔之基以此。豈若大河下流,昔曲而北趨碣石,今徙而南奪淮、泗,漫無鎖鑰耶?然則江之大于河者,不第其源之共遠,亦以其龍之交會矣。”黃河的下游流動散漫,水龍之氣沒有得到山龍的收束;而長江的末端有南干龍的山龍作為“鎖鑰”,收束得宜,而且山龍水龍“交會”,因此總體而論,在中國三大龍脈中,南龍氣勢最足,收束最好。
“金陵”適合建都。既然南龍氣勢最足,收束最好,在南龍末端的金陵,既有旺盛的地氣,又有良好的砂水,自然就是建都的最佳選擇了。
了解徐霞客游歷的主要目的,就很好回答他為何不到四川的問題了。四川在長江以北,不屬于南干龍延伸的區域,不是他的主要研究對象,所以不在徐霞客的視野之內。而他為什么要去安徽河北山東這些地方呢?不外乎是為了通過對比長江黃河而得出三大龍脈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