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每個買車人珍藏的開創性判例
作者:任震宇 文章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更新時間:2015-7-24 9:17:07
編者按 買家用轎車遭欺詐也能獲得3倍賠償了。4個月前,我們獲知此案的一審判決,著實高興了一番,但在二審終審的審判制度下,過分的鼓噪一審判決結果并不理智。現在,我們終于放下心來,買汽車再也不怕被欺騙了。商家賣汽車如果玩花活兒,膽敢把翻修車、事故車、改裝車當新車賣給消費者,就有可能遭受法律的嚴懲。想當年,家用汽車因售價高昂,是否是消費品還存在爭論。當時光的年輪碾過那么多不平凡的日子,我們終于在全面走向法治時代的今天,得到了這樣一個大快人心的終審判決。從此,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汽車就是消費品,無論它的價格有多高。我們也嚴正地告誡包括汽車經銷商在內的每一個商家:經商要誠信,欺詐必被捉。讓我們一起為山東省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喝彩吧。
■本報記者 尹訓銀
本報兩次報道了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消費者劉女士,懷疑其購買的新車噴過漆,4S店拒不承認并拒絕賠償的糾紛案(詳見2014年7月25日A1版《4S店對新車漆面疑點須自證清白》和2015年 3月25日A1版《一審法院判賣車人退一賠三》)。近日,山東省濟寧市中
級人民法院對該案做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維持原判
2014年5月7日,劉女士在安斯達汽車公司購買了一輛菲亞特GFA7140AEAA家用轎車,價格12.8萬元。同年6月26日,劉女士的新車與一輛三輪車發生輕微刮蹭,到泗水某烤漆店補漆。在工作人員引導下,劉女士發現車左后葉子板漆面與原車漆面色差十分明顯,面積約1平方米,左后門葉子板邊緣有兩處漆斑遺留。劉女士找安斯達汽車公司交涉,該公司喬經理承認該車噴過漆。2014年6月30日,劉女士向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投訴。消協召集雙方調解,因意見分歧太大未達成協議。山東省消協建議劉女士訴訟維權。2014年8月4日,劉女士起訴至濟寧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要求被告安斯達汽車公司退款退車并給予3倍賠償。
今年2月4日,濟寧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法院審理認定,被告安斯達汽車公司在向原告劉女士銷售車輛過程中隱瞞了曾經銷售給他人的事實,已構成銷售欺詐。根據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一審判決原告劉女士將車退回被告濟寧市安斯達汽車銷售有限公司,被告將購車款 12.8萬元退還原告,并按購車款的3倍賠償原告劉女士38.4萬元。被告不服,提起上訴。
7月2日,山東省濟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上訴人在出售該車輛時隱瞞了該車曾經出售和曾經維修過的事實,給被上訴人造成損失,構成銷售欺詐,應當承擔欺詐賠償責任,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消協支持
山東省消協秘書長助理兼省消協家用汽車投訴專業辦公室主任王云鵬認為,汽車屬于大件商品,專業性較強,普通消費者汽車知識匱乏,信息不對稱,發生消費糾紛后,經營者依靠專業知識豐富,找出種種理由推脫責任,消費者處于被動和弱勢地位。
盡管2013年10月1日施行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明確了經營者的責任,為家用汽車糾紛處理提供了依據,但由于舉證難、鑒定難,消費者維權依舊步履維艱。2014年3月15日實施的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大件商品六個月內有質量問題由經營者舉證,特別是規定經營者有欺詐行為的退一賠三,使消費者有了維權利器。
山東省消協受理消費者劉女士的投訴后,積極調查、調解,并指導劉女士搜集各種證據,支持劉女士訴訟維權。在訴訟階段,山東省消協律師團成員研究案情,尋找證據,省消協公職律師以一般代理人的身份參與了訴訟過程,省消協及濟寧市消協工作人員參與庭審旁聽,并為法庭提供有關資料,給消費者以支持。
經典示范
山東省消費者協會維權律師、山東保君律師事務所律師謝凱凱認為,法院的上述判決不僅維護了劉女士的合法權益,也大大提升了消費者的維權士氣。雖然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但本案的審理結果還是對目前汽車銷售領域的亂象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首先,從事實角度看,若適用新《消法》關于退一賠三的規定,必須是存在消費欺詐行為。劉女士掌握了該車輛曾經補漆的圖片和錄音等證據,再結合該車曾經銷售給其他第三人的存檔記錄,經營者的行為屬欺詐無疑。
其次,從法律角度看,支持劉女士維權的法律規定很多,比如新《消法》第八條有關于消費者知情權規定,第二十三條關于舉證責任的規定,把六個月內的瑕疵舉證直接推定給經營者,破解了消費者的舉證難題,證據鏈完備后對于適用第五十五條關于賠償的規定就是順理成章的過程。
另外,新《消法》規定的退一賠三較之前的退一賠一,在打擊消費欺詐保護消費者權益方面力度更大。
有關人士認為,本案事實清楚,證據確鑿,經營者故意隱瞞車輛曾售出的事實,且事先并未告知消費者,已經構成欺詐,因此法院做出上述終審判決。這一判決應是新《消法》實施后全國家用汽車“退一賠三”的首個判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
相關 法 規新《消法》第二十三條: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空調器、洗衣機等耐用商品或 者裝飾裝修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新《消法》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專家點評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何山社會的進步法治的進步
2006年,四川消費者朱剛花4萬元在成都天辰汽車銷售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了一輛家用轎車,在做保養時發現該車是別人買后退回的舊車。朱剛以涉嫌欺詐為由,將經營者訴至法院,要求對方按照原《消法》第四十九條加倍賠償。法院認為,汽車消費在我國現階段屬于奢侈消費,不屬于《消法》所稱的生活消費需要,一審判決駁回朱剛的訴訟請求。朱剛上訴后,二審法院同樣認為汽車消費不適用《消法》,僅判令經營者向朱剛支付5000元補償款。
此判決公布后引起較大爭議。我認為這是一個荒唐的判決,當時汽車已經大規模進入家庭,如果汽車不算消費品,不適用于《消法》,那么購買其他價格較高的商品是否也不算消費?隨著時代的進步,法治的進步,這種錯誤的觀念得到了逐步糾正。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法院對汽車銷售欺詐訴訟依照《消法》做出過退一賠一的判決。濟寧市中院依據新《消法》做出了首例退一賠三的判決,顯示了法官觀念上的進步。這既是司法系統的進步,也是社會的進步,法治的進步。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市場有眼睛法律有牙齒這一判決意義非凡,作用巨大。
一是慷慨地補償受害者。懲罰性賠償的受害者受了經營者的欺詐,理應受到補償。新《消法》將懲罰性賠償從退一賠一提高到退一賠三,補償更為慷慨。尤其是購買高價耐用消費品受到欺詐的消費者,他們因欺詐受到的損失大,獲得的賠償也應更多。
二是有效激勵維權者。消費者不愿意維權的一大原因就是維權成本高,維權收益小,維權往往是為了追回一只雞,殺掉一頭牛。濟寧市中院的判決,對于消費者是很好的激勵,讓消費者看到,隨著法律的完善,維權是可以帶來巨大收益的。這樣,他們將敢于維權,勇于維權。
三是懲罰失信者。經營者將二手車當新車賣給消費者,這樣的欺詐顯然是具有惡意的,而且涉及的金額巨大,懲罰性賠償就是要對這樣的行為進行懲罰。新《消法》提高賠償額度,就是要讓經營者感到“痛”,從而引以為戒。
四是警示行業。汽車銷售欺詐,二手車當新車賣不是什么新鮮事。該判決警示汽車銷售行業,市場有眼睛,法律有牙齒,如果繼續欺詐消費者,那么嚴厲的懲罰就會落到頭上。
五是教育全社會各行業。這一判決通過媒體的報道宣傳,警示的不僅僅是汽車銷售行業,其他行業同樣也會受到觸動。
六是公眾心理安慰。這個判決告訴社會公眾,在依法治國、法治進步的大背景下,法律會為消費者撐腰,為消費者爭取公平。
此外,這個判決還能起到鼓勵消費者大膽消費,放心消費,促進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可以說,這個判決是滿滿的正能量。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孫穎
適用舉證責任倒置至關重要
為減輕消費者的舉證負擔,新《消法》引入了舉證責任倒置。本案中,消費者2014年5月7日購買汽車,后發現該車維修過,同年11月3日發現該車曾存在銷售記錄,時間恰好在六個月內,故經營者需要承擔舉證責任,證明自己和該車的維修記錄沒有關系,也沒有二次銷售。經營者無法舉證,法院因此裁定欺詐成立。可以說,舉證責任倒置是消費者勝訴的一大關鍵,銷售欺詐確定后,判決退一賠三就是順理成章了。在這起判決中,體現了新《消法》的兩大亮點,一個是舉證責任倒置,一個是欺詐懲罰性賠償,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很經典的判決。
以前,在涉及汽車、房地產之類的高價商品欺詐時,法院一般很少判懲罰性賠償,主要是金額較大,怕經營者不滿。近年來,此類判決多了起來,說明法院更加重視消費者權益的保護,這是十分可喜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