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們淹沒在人群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活得豐盛。在你感嘆人生未免太累時,不妨看看別人的一生。那些痛苦的、迷茫的、無畏的、堅持的,只要你愿意,一樣能夠沖破這一切,而不被生活打敗。
-1-
《半生為人》
作者:徐曉
出版社:中國文史出版社
評分:8.3(2697人評價)
推薦理由 |
讀《半生為人》,從頭到尾,怎一個“苦”字了得,幾乎篇篇都與病痛、死亡以及監獄等相關,但卻沒有絕望,用馬拉默德的話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了:苦難就像一塊衣料,明白人將它裁成精美的衣服。
徐曉的寫作,因為來自命運的私語、人心的呢喃、靈魂的召喚,而深具理想主義的光澤。她記憶中那些悲欣交集的斷片人生,經她冷靜而理性的處理之后,依然洋溢著痛徹心腑的感人力量,而她浩大的悲憫和同情,也不時地掙脫時代的邊界撲面而來。徐曉以生命的專注領會疼痛,以往事的燦爛化解苦楚,以自己的靜默成功地反抗了遺忘和失憶。
她所描述的那些莊嚴的人生,不求活得更好,只求活得更多,這樣的生命絕響,在今天這個時代,不僅難以重現,甚至它的價值也只能為少數人所分享。
精彩書摘 |
1、人的心啊,簡直像是一個牢籠。每一種思緒,每一種情感,每一種本能的沖動,每一種社會的理念,都像是一頭怪獸,互相糾纏,互相沖撞,互相折磨。你東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見出路。你的心是牢籠,心里的東西是困獸,沒人能夠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囚徒。你是你自己的結果。
2、他已經了解世故,但還沒變得世故,他已經看到了真相,但還沒有被真相嚇住。
-2-
《維特根斯坦傳》
作者: [英] 瑞·蒙克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評分:9.1(3669人評價)
推薦理由 |
開始,他并不是天才。他的哥哥們才是。他始終記得童年時的一幕:某個半夜,他被鋼琴聲吵醒,順著琴聲下樓,看見哥哥漢斯在近乎瘋狂地彈奏鋼琴,大汗淋漓,渾然忘我,如被附體。這就是天才應該有的模樣。而不是像他那樣,毫無特別之處,溫和,順從。小小年紀就開始與內心一個聲音斗爭:我在這個世界是多余的。我是個沒用的人。因此自殺的念頭從他很小時就跟隨著他,幾乎折磨了他整整一生。
誰也沒想到的是:他的天才哥哥們都相繼自殺,而他,這個八個孩子中的最平庸者,卻成了20世紀甚至整個哲學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不世出的天才。他幾乎可以和柏拉圖、蘇格拉底、康德相比肩,趙汀陽先生說,“因為他顯示出那些古代大師般深不可測的創造性。”
他沒有作為天才出生,但是作為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天才而死去。所以,臨終之際,他終于可以說:“告訴他們我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精彩書摘 |
1、我自己只有極少的勇氣,比你少得多,但我發現,每當我在長久的掙扎之后鼓起勇氣做某事時,總是在事后感到自由得多、快樂得多。
2、生活是成問題的,這個事實表明,你生活的形狀與生活的模具并不相合。所以你必須改變生活方式,一旦你的生活與模具相合了,成問題的東西會消失。
-3-
《梵高手稿》
作者: [荷] 文森特·梵高 / [美] H. 安娜·蘇 / 編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評分:9.4 (1152人評價)
推薦理由 |
梵高一生中寫過很多信,大多數都是寄給弟弟提奧的,也有不少是寫給家人和其他藝術家的,如保羅·高更與埃米爾·伯納德。梵高一生中也畫了很多畫,而基本上每一幅都被他在信中用如詩般優美的語言細細描述過。
在這本全新翻譯的梵高書信集中,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安娜·蘇,從近千封書信中精心挑選了150多封,配以信中提到的畫作以及書信原稿作為參照,向所有熱愛梵高的人展示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梵高。在這本書里,梵高沒有被生活瑣事所侵擾,沒有精神的痛苦與壓力。在這里,梵高只屬于繪畫,屬于藝術,屬于那片金黃的麥田與飛過群鴉的空。
精彩書摘 |
1、這獨特的風景和環境意境深遠,似乎在對我說:“打起精神,不要害怕”。
2、但現實是,有時候我發現自己太脆弱了,應付不了一些事情,也會覺得一個人一定要更聰明、更有錢、更年輕,才可以成功。 幸運的是,我的心不再渴望任何豐功偉業,所有我在繪畫中想得到的,只是熬過這一生的一種方式。
-4-
《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
作者:余華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評分:7.7(1738人評價)
推薦理由 |
一個好的作家,他描寫現實,述說一個悲劇,不管是用來警世,亦或表達他的失落和絕望,但是最后文學的意義都在于告訴人們真相并給予人們希望,余華正是留下了這樣的希望。 在《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這本集子里,有關于他個人童年的回憶,以及對于閱讀、對于寫作的虔誠的態度和看法。
在余華的筆下,鄉村的土地有著清新的味道,沉默無聲又包容一切。這些美好的感覺也曾經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面駐足,只是不曾如此細致的思考過回憶過,和如此用心的將它記錄下來。現在在余華的筆下,我們似乎又經歷了一次童年,回到了過去。
精彩書摘 |
1、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個人都在經歷著只屬于自己的生活,世界的豐富多彩和個人空間的狹窄使閱讀浮現了我們的眼前,閱讀打開了我們個人的空間,讓我們意識到天空的寬廣和大地的遼闊,讓我們的人生道路由單數變成了復數。
2、他開始發現生活的周而復始,他發現自己作為人的生活從來就沒有過除舊迎新,他發現自己的生活其實早就一成不變了,他活著的意義就是在不斷地復習,今年的生活在復習去年的,而他去年的在復習前年的……他越往下想,情緒就越加低落,到最后,一個本來對生活充滿信心的人,變成了一個厭世者。這就是一年到頭時,一個成年人的不安。
-5-
《隨想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