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學熱”的興起,現在很多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去學習一些傳統的文學,而朗朗上口的古詩當然更是成為了家長們的首選。學習古詩當然是一件好事,古詩中凝練著中國文字的精華,飽含著獨有的節奏感、韻律感和美觀性,從古至今都散發著迷人而高貴的氣質,吸引了無數中華兒女的青睞。
然而有些家長的動機卻不單純,他們的初衷并不是想讓孩子感受古詩之美,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或者其他功利性的目的。一些家長在孩子學會一些詩之后,總是要求孩子給客人表演背詩;還有的家長會不斷地計較孩子背會了多少首,仿佛背誦只是一個數字;也有一些家長更是開門見山地直接告訴孩子,多背誦一些詩句對以后寫作文有很大的好處......
詩歌是一塊精美的蛋糕,我們將它送入口中,只是為了感受它的香甜與美味,不是為了在某一天向別人炫耀吃過蛋糕,也不是為了某一天可能餓肚子而去提前儲存更多的熱量。在享受之外沒有其他的功利心——背誦是為了更好地把那些詩句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更好地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為了“會背詩”。在詩歌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目的,這才是應有的目的。
所以家長請不要讓孩子給別人表演背詩,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別人說他會背多少詩歌,這樣才能讓孩子對詩歌有單純的心境,也才能讓孩子對詩歌產生真正的好感。只有喜愛,才能談得上接受。如果一個人在讀詩中從沒有被詩中的情感打動,從沒有被詩歌中的語言所吸引,那么縱然他會背誦一萬首古詩,也還是一個不會讀詩的人。
更為甚者的是還有一些民辦的教育機構出了一張據說可以讓孩子快速背會上百首古詩的光盤,它把古詩配上快速變換的動畫和動感十足的音樂,以現在歌壇流行的快節奏的“說唱法”念出來。這張光盤被賣到許多小學里,受到一些老師和家長的歡迎。但是在這樣的“教學”里,孩子們到哪里去體味古典詩歌的意境美、思想美和文字美呢?它能夠帶來的只不過是一個背誦的數字,卻帶不來閱讀的享受。這樣背誦來的東西也不會深刻,難以在記憶中扎根,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實際上就是白白地浪費時間。
所以家長要想讓孩子愛上古詩的方法再簡單不過,就是以一顆單純的心和孩子一起去讀去背。家長和孩子一起去學習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不僅更能喚起孩子的興趣,也會讓雙方都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