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原灌縣五·七中學初中七七級三班全體同學的
倡議書
親愛的同學:
你好!
有種情誼,時過境遷依然純樸,有種問候,清清淡淡依然真誠,有種友誼,無須掛齒卻心領神會,——那就是同學情!為續同學間至誠之友誼,經部分同學倡議,大家積極響應,今天,四十年前的老同學,在初中畢業后,第一次這么整齊地相聚了。
1974年,正處在新中國歷史最特殊的十年中, 我們踏著“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匯聚在了灌縣五七中學的校園里,在坐的各位有緣一起成為了該校初中七七級三班中的一員,一起經歷了人生中最清貧、最單純、最美好、最值得回味的校園生涯!
時光飛逝,光陰荏苒,四十年了,曾經的懵懂、青澀如今已逾知天命之年,匆匆忙碌的身影各自漸行漸遠。在忙碌奔波之余,你是否曾停駐腳步,回憶起寒窗三年的苦與樂?安居一隅時,你是否思念過講臺上誨人不倦的老師,還有嘰嘰喳喳與你劃“三八線”那個同桌的她(他)?往事難忘,溫馨如昨,五七中學里度過的情景可否依然歷歷在目?
曾記否,文化課上,語文老師那流暢的粉筆字體,數學老師嚴密的數學公式,政治老師略顯凝重的神情,英語老師嚴肅而又慈祥的面孔,還有其他各科老師,他們都一絲不茍地傳授知識給我們,對我們的教導是那樣的親切、語重心長。三個春秋結下的師生情誼,將永遠留在我們記憶的長河里。除了文化課,勞動鍛煉也是我們的必修課,大家背著尖底背篼來到青城橋下張家灣,風餐露宿,圍河造田,河灘上撒下我們艱辛的汗水;龍池分校,原始森林中,雪山大豆種下我們青春的希望;學校蘋果園的圍墻是我們用稚嫩的肩膀從河壩背回卵石砌成。個別玩皮的同學,硬要從卵石三合土砌的圍墻上翻進翻出偷摘還沒成熟的青蘋果,換來老校工大爺的一陣吆喝;靈巖山、白沙的野營拉練,不僅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強健了我們的筋骨,更凝聚了同學之間的信任和團結……
轉眼四十個春秋已過,歲月寫在我們彼此的臉上,攬鏡相照,見華發初現,撫今追昔,思人生多艱。隨著歲月流逝,我們彼此聯系越來越少,但彼此思念卻越來越濃。此時此刻我們要說: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你好嗎?無論你風采依舊,還是容顏漸老,無論你飛黃騰達,還是堅守平凡,無論你咫尺相鄰,還是天各一方,我們都衷心地為你祝福。
舉辦這次同學會,目的在于增進師生情誼,促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和聯系。相知無遠近,天涯尤為鄰,愿今天的同學會,成為我們再續友情的新開始,成為我們增進感情的新橋梁,成為我們相幫相助、團結團聚的新起點。在這里還要向我們的先后班主任、科任老師由衷地說一聲:謝謝你們!是你們傳授給我們文化知識,教給我們作人的道理,學生們受益至今。雖然今天來聚的同學中沒有撼天動地的杰出人才,但我們都是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托起生活的重擔,在各自不同的崗位穩步向前。老師,您的學生沒有辜負您的希望,請您驕傲吧!
今天,我們師生一堂,相聚在山清水秀的靈巖山下、二王廟旁,得意于山水之間,忘憂于紅塵之外,重攜手,暢言無忌,共金樽,把酒淋漓,暫卸下身肩之重負,縱意騁懷,更利于未來之家業。親愛的同學,同窗生涯是我們無法動搖的友誼基石,我們的青春將再次飛揚!來吧,讓我們一起分享“光陰的故事”,追憶過往、暢談現在、祝福彼此更加精彩的未來!
愿我們的女同學更加漂亮、睿智!
愿我們的男同學更加精神、瀟灑!
愿我們的老師永葆青春,健康長壽!
原灌縣五七中學初中七七級三班
同學四十周年聯誼會組委會
二〇一四年八月十七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