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經這樣描述過這里:
“往里走幾步,銀杏環抱,老街幽靜,獨具風格的老樓恬淡地矗在那里,像是鬧市中的隱居人……”
這里很美很安靜~
↓↓它的夏天是這樣的↓↓
↓↓它的深秋是這樣的↓↓
↓↓再過幾天,就會是這樣↓↓
這里都是上世紀80年代留下的老房子,由一棟四層建筑及臨街的小院落組成,閑置荒廢已久。
原有的主樓是一座德式包豪斯風格的老建筑,一群70后人對它進行了改造,將其打造成具現代感的黑白建筑。
其中一面墻,畫有4層樓高的涂鴉畫。他就是在這幅畫的對面租下三層樓,開了家餐廳,賣火鍋烤魚小龍蝦。
與其說是一家餐廳,倒不如說是一個家,這里的格局就像上世紀的老式樓房。
一樓是明媚的陽光玻璃房,初冬的太陽暖暖的。等到銀杏鋪滿地,一恍眼就像金色的童話。
晚上可以來點兒小酒。
往上走,你會發現這里都是四通八達的走廊、木質閣樓樓梯,就像連通的一座小島。恰巧,這家店的名字也和“小島”有關。
臨窗的位置,特別適合懷舊!
三樓以包間為主,也是文藝又復古。
喜歡這一間,簡單的地中海風格。
三款銅火鍋
霸氣的銅鍋端上來,古銅色的外表,里面藏著紅紅的炭火,整個房間里瞬間暖暖的,隱隱的還聽見里面悶著發出的咕嚕咕嚕的聲音。
韓式鮮蝦銅火鍋 冬天到了吃小龍蝦的人少了,老板特意從韓國考察回來研制了這款加了小龍蝦的銅火鍋,合理的把明洞的火鍋和我們這邊的銅鍋結合到了一起,加入了四川獨有的香料,口感上甜辣融合。
而且這款里面還有這家店的特里面內容超足,光是蝦就有招牌小龍蝦,基圍蝦,黑虎蝦,爬爬蝦四種,還有藍口、文蛤、耗兒魚、蝦餃、丸子等等,超大一鍋滿的都要溢出來了。和韓國火鍋比起沒有那么甜膩,更加符合四川人的口味。
甜辣的韓國鍋肯定是辛拉面。
川式麻辣兔銅火鍋 采用最對四川人口味的麻辣味,光是表面那一層紅彤彤的海椒看起就讓人熱乎。
兔肉脂肪含量低,吃了也不怕胖,而且每鍋料都是現炒的,搭配到里面的黃花菜,腐竹等素菜,絕對讓你吃的巴適,辣的冒汗。
細細的龍口粉絲就是兔肉火鍋的絕配了。更棒的是這種火鍋吃完身上一點味道都沒有!
藏式野菌藏香豬銅火鍋 第三款就是老板花了血本的一道了——野菌藏香豬小火鍋。從高原運過來的藏香豬,前一天都還在3000海拔的高原野外吃蟲草、喝雪水,第二天就美美地上了餐桌,太原生態了!
里面的豬蹄、排骨、肉嘎嘎,肉質緊實肥美,肉肥而不膩,瘦肉香而不柴~素菜還有各類養生杏鮑菇、口蘑菇、海鮮菇、香菇、金針菇等多種菇類,湯底超鮮美,絕對是美容養顏首選。
店里還有兩種蘸碟,可以滿足重口味的小伙伴們配著豬肉嘎嘎吃,你更愛原味的嘎嘎還是蘸料的?
鮮美的藏香豬湯鍋配一碗細滑的掛面,棒棒噠!
明爐泡椒耗兒魚
這里的耗兒魚只巴適,全是大個頭,一條耗兒魚比手掌還大,而且肉質細嫩又肥美,刺還少!
下面一直都有火苗,越煮越熱,別看表面平淡無奇,你吃了才發現味道全進去了。
泡椒的酸辣,魚肉的鮮嫩,一口下去馬上讓你額頭冒汗,要一碗蛋炒飯搭配才能消滅這道美味~
極品跳水小龍蝦
這家店夏天的招牌是小龍蝦,非常壕地賣8種口味!!最愛這款獨特的跳水味,看著表面的仔姜絲絲,還有名字里的“跳水”二字,就知道是自貢風味,味道當然不用說,四個字,鮮香麻辣。
老板另辟蹊徑,他家的蝦是昆明蝦,那邊的天氣還沒冷,小龍蝦的品質還能保證,肉質不散,空殼的也幾乎沒有,這家也算是成都現在為數不多還能開心的吃小龍蝦的地方哦~
特質魚香大風田螺
絕對也是成都獨家,不是因為他家田螺夠大,也不是因為他家魚香味夠濃。而是因為他家大田螺夠獨特。
每個田螺都是把肉挑出來去了后面的腸子的,然后和豬肉餡一起塞回去,所以你完全可以放心吃,田螺里面沒有其他的,就是肉肉肉,這種獨特的烹飪法你吃過沒?
甘梅黃金薯干
瘦長版的咪咪蝦條,和一般臺灣飯館里賣的甘梅地瓜條相比,口感上更加的焦香,但是焦而不干。
表面的一層甘梅粉相當開胃,酸酸甜甜,一根根的簡直停不下來。好似一位引路人,打開你的味蕾,來迎接接下來的饕餮盛宴。
椒鹽八爪魚
小小的八爪魚裹上漿粉,經過高溫油的洗禮后涅磐重生。雖然已經被炸了,但是一根根的小須須還是保持的很完整。
肉質也是海鮮應有的鮮味,沒有因為高溫而失去水分,冷吃熱吃都可以。
紫土豆
一頓大餐的最后回歸最平淡樸實的味道。紫土豆,沒錯,不是紫薯,是紫土豆。這種特別的品質來自阿壩,在當地有著黑美人的美譽,含花青素,美容養顏抗衰老。從外表到內心都是紫色的,配上蜂蜜一起,又甜又糯,比紫薯好吃了幾個檔去咯!
抓錢手小米粥
這道菜是老板的創新菜,表面看起平淡無奇,但是一勺子下去才發現另有乾坤,暗藏了不少紅彤彤的蝦鉗。甜甜的小米粥,還加入了紅椒碎末,青菜碎末。甜中帶點微咸,不管是飯前來一碗暖胃還是吃過辣后來一碗消辣都是極好的。
還有這些……
如果我也像魯濱遜一樣漂洋大海,好想去這座小島流浪,有火鍋有烤魚有龍蝦有小吃——它就在奎星樓明堂創意園區“蝦客島”!
除了奎星樓,還有家蝦客島在青羊正街的彩虹吧,這家只開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