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施堅軒,圖 | 閔培列
我國未成年人檢察迎來誕生30周年,5月12日在誕生地上海市長寧區檢察院,上海檢察機關未成年人檢察工作30周年活動隆重舉行。上海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姜平、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本才出席,并共同為上海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展示館揭牌。市人大、政協、法院、公安、司法、團市委、市婦聯等負責人,高校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全市各級檢察長、未檢部門負責人等100多人參加活動并參觀了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展示館。
姜平指出,未成年人檢察工作,是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體現。要立足全局、融入大局,全面認識未檢工作的職能定位,準確把握未檢工作的發展方向,進一步提高未檢工作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成效。要以司法體制改革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未檢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符合未檢工作特殊政策和法律要求的員額制、權力清單、司法責任制和考核機制。要繼續深化“捕訴監防一體化”的未檢工作模式,建立健全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觀護體系,積極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張本才表示,上海檢察機關要準確把握未檢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切實增強做好未檢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深入推進上海未檢工作專業化、一體化建設,在未檢工作隊伍、體制機制和評價體系上,進一步推進專業化建設,在未檢工作、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和司法服務上進一步推進一體化建設;要加強探索實踐,創新未檢工作制度機制和工作方法;要進一步加強未檢隊伍建設和組織保障,勇于創新,狠抓落實,共同開創未檢工作新局面。
從1986年6月長寧區檢察院在起訴科設置了全國第一個“少年起訴組”開始,1992年8月虹口區檢察院設置了全國第一個獨立建制的未檢科,1996年上海檢察機關在全國率先實現各基層檢察院全部設立獨立的未檢機構,2009年市檢察院設立全國第一個未檢處,在全國率先實現未檢機構三級檢察院全覆蓋。30年來上海檢察機關針對未成年人身心特點,不斷創新探索和實踐一系列適合中國未成年人特點、保障未成年人權益、符合檢察規律的未檢工作制度、工作模式,首創的合適成年人到場、附條件不起訴、庭審教育、犯罪記錄封存、社會調查、心理測評等機制,從上海走向全國,不少都在全國得到推廣,被相關立法及司法解釋所吸納,為完善我國少年司法制度作出了重要貢獻。
據介紹,目前本市未檢已推動建立了“司法辦案一條龍”和“社會幫教一條龍”兩大體系:對涉案未成年人的審查逮捕、審查起訴、出庭公訴、法律監督(包括立案、偵查、審判監督和刑事執行檢察及民事行政檢察等)、司法救助和犯罪預防等業務,均納入未檢部門統一司法辦案范圍,并探索被侵害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歸口辦理;與此同時,以本市社工體系為基礎,引入企業、學校、社區等其他社會力量,建立起覆蓋全市各區縣和街鎮的涉罪未成年人社會觀護體系,包括17個觀護站、215個觀護點和58個特殊觀護基地,至2015年,共有3257名涉罪未成年人被納入觀護體系,其中99.4%的觀護對象沒有出現妨礙訴訟或重新犯罪的情形。
30年來的探索,教育感化挽救了一大批失足未成年人,最大程度地保護了未成年被害人的權益,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目前全市未檢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受理的涉罪未成年人分別從2007年最高峰的2267人和2832人,下降到2015年650人和845人,分別下降了71.3%和70.2%提起公訴的占起訴總人數的比例,從接近10%下降到4%左右。2007年至2015年,涉案未成年人的不捕率從8.4%上升到29.4%,不訴率從3.0%上升到34.0 %。外地來滬涉罪未成年人落實觀護幫教比例達到76.9%,2015年的來滬未成年人涉罪比例同比下降了2.2個百分點。
此外,30年來本市檢察機關在建立健全涉罪未成年人專業化教育挽救機制、完善嚴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保護處分機制、未成年人刑事執行監督機制、建立健全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護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對于因不滿刑事責任年齡或情節顯著輕微而不捕、不訴等的涉罪未成年人,依法對其落實特殊保護處分措施,做到“寬而不縱”,防止“不教而寬”。近五年來,共對1429名不捕、不訴未成年人開展跟蹤幫教,再犯率僅為0.6%。聯手公安機關將全市在押未成年人集中羈押于4個條件較好的區看守所,解決混押混管、落實親情會見、開展社工、心理咨詢師入所幫教等。在探索未成年被害人司法保護機制方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共受理審查逮捕、審查起訴未成年人受侵害犯罪涉案人數為306人和398人,分別占未檢受案人數的14.2%和13.5%,逮捕率為89.5%,起訴率為98.5%,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無適用相對不捕和相對不訴的情形。在辦案中為未成年被害人落實法律援助86人次;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場70人次,通知合適成年人到場16人次;促成刑事和解2件,促成賠償協議7件。
30年來,上海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的探索,為中國特色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制度提供了豐富的實踐和理論研究成果。2013年,長寧檢察院經過調研發現,因法定監護人不能盡監護職責而涉罪的未成年人約占73%。該院為此向區政協提交《建議通過上海地方出臺刑事訴訟期間對缺乏監護的未成年人實行國家監護》。該意見最終被《上海市青少年保護條例》吸納。明確了兒童福利機構等對能查明監護人的“生活無著未成年人”也應收留撫養;30年來,上海未檢形成了一支專業化工作隊伍,全市從事未檢工作的檢察官有145人,女性占73.1%,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占37.3%,具有法學教育經歷的比例為94.5%;30年來上海檢察機關三級檢察院未檢部門均被授予“上海市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其中14個集體被授予“全國優秀青少年維權崗”,共獲得“全國青少年犯罪研究先進集體”、上海市“勞動模范集體”等國家級、市級榮譽10余個;有100多名個人獲得“中國保護未成年人杰出公民”、上海市“勞動模范”、“三八紅旗手”等國家級、市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