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全面開放二孩,二孩家庭將會越來越多,但兩個孩子給很多家庭帶來了新問題,尤其是在二孩家庭發生離婚糾紛時,由撫養權引發的爭議也會愈加明顯。僅2016年1月至4月,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審結的離婚案件中,二孩家庭比例已經達到12%,以下案例將對二孩家庭離婚時所產生的子女撫養問題作出分析。
案例一:爸爸不常回家,離婚時孩子都要跟媽媽
日前,在虎丘法院審理的一起離婚糾紛中,一對活潑的小女孩向審理案件的法官表達了自己不愿和自己的姐妹分開的想法。
小丹和小彤是一對親姐妹,和很多二孩家庭一樣她們一個跟爸爸姓,一個跟媽媽姓。平時他們的爸爸因為工作原因一直在外地,姐妹二人就一直跟著媽媽在家。姐姐小丹三年級在讀,妹妹小彤才上幼兒園,小丹一直很開心自己家里有這么一個親妹妹,小彤也覺得自己有個了不起的小姐姐。
可是二人的父母因為長期兩地分居鬧起了離婚。姐妹二人對于父母的離婚心里似已接受,但是當他們聽說法庭上爸爸要求獨立撫養小丹,讓媽媽撫養小彤時,她們就著急了。想到父母離婚后,自己要和妹妹從此分開,小丹晚上怎么也睡不著,就直接寫了一封信給法官,訴說自己和妹妹、母親一起生活是如何幸福,不愿意因為父母離婚而跟著爸爸生活,更不愿從此轉學失去朋友。并且一定要跟著媽媽和妹妹,當面把信交給了法官。
在充分調查兩姐妹的學生生活情況后,法官認為這對從小生活在一起的姐妹,已經完全習慣和依賴彼此,如果強行把她們分開撫養,對于她們來說心理上有無法彌補的創傷。于是法官開始一次次做被告的工作,最后小丹和小彤的父親也同意由她們的母親撫養她們,作為父親,他出撫養費。
案例二:爸爸離家出走,孩子怎么撫養?
這是一起被告席空無一人的離婚審判,因為被告失蹤,法院在公告送達后缺席審判,判決原告王某(女方)和被告劉某(男方)離婚,兩個兒子由原告撫養,被告支付撫養費。
王某和劉某有兩個活潑聰明的兒子小明和小強,此前,他們一家四口一直和劉某的父母住在一起,生活美滿。可是后來劉某瞞著家人在外賭博,債主上門索債,劉某為躲避追債,竟離家出走,從此再也沒有回過家。劉某一走就是兩年多,撫養小明和小強的擔子全由王某和劉某的父母擔著。
王某感到婚姻無望,便向法院提起了離婚訴訟。但是考慮到爺爺、奶奶和兩個孫子感情深厚,王某愿意把小強留給他們撫養。法官經審理認為,王某和劉某已經感情破裂,判決他們離婚。但是撫養子女是父母的權利義務,孩子父親離家出走,王某還有撫養的能力,不能由劉某父母來撫養小明或是小強。孩子還應由王某一人撫養,劉某承擔撫養費。待將來劉某回家以后,撫養費可以一并申請執行。
案例三:孩子一個跟爸爸,一個跟媽媽
在虎丘法院近日審結的另一起二孩家庭離婚糾紛中,雙方經過協商,最后兩人離婚時各自撫養了一個孩子。
張某(男方)和錢某(女方)是雙獨家庭,當初結婚的時候他們約定“兩家合一家”,婚后生育兩個孩子,大的隨父姓,小的隨母姓。婚后張某和錢某生育了一個女兒,又有了一個兒子,本來子女成雙是好事,可是張某家卻覺得兩個孩子中男孩姓了女方姓不合適,雙方父母也因為這個問題起了爭執,直到最后導致張某和錢某通過訴訟結束婚姻。
法官了解到,因大女兒跟父親姓,這個孩子的接送上學都是由爺爺奶奶負責的,男方父母付出了較多心血。而小兒子因為還不滿2歲,基本都是由錢某和錢某父母在出力照顧。兩個孩子一同生活在一起的時間并不長。雖然張某曾提出要撫養兒子并要求兩個孩子跟他姓,但是姓名權是公民自身權利,未成年子女改名字要雙方父母同意,而在錢某不同意的情況下,再加上小兒子未滿2周歲,本身對母親照顧的依賴更大,又長期隨母親生活,不宜改變孩子的生活環境,便對張某及其家人做了調解工作,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張某、錢某離婚后,張某撫養大女兒,錢某撫養小兒子。
(壽曉婷)
來源:人民法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