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許多品格、性格都是受家庭教育而非學校教育的影響,可以說家庭教育對于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所以如何教育好孩子是每個父母一生都要學習的課程。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俞敏洪對于家庭教育的一些智慧領悟。
1、心平氣和的力量
長相好壞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出身可以部分決定一個孩子的未來。我發現,很多政府部門領導的孩子成功的比較多,這些孩子大多能接受好的教育。由于是在政府部門工作,他們對脾氣情緒要有非常好的克制能力,所以這些政府領導的家庭一般對孩子的教育就不那么情緒化,由于不那么情緒化,能保持孩子相對個性穩定的成長。作為家長,一定要對孩子保持心平氣和的情緒,這做起來很難,但一定要堅持,保持給孩子正能量的狀態!對孩子的教育不要用抱怨的口氣,態度也不要是負面的。否則,會讓孩子看世界的角度也是負面的。
這個做起來真的不容易,大人們習慣于把自己在社會中間的失落所得到的不公平轉化成怨氣再散發出來,并且把自己某種不利的狀態,通過把責任推卸到社會或者其他人身上,來表明自己的無辜。而所有這樣的做法全是負面的做法,如果你的態度是負面的,你負面的態度也一定會影響到孩子,你的孩子看這個世界的時候也是負面的。所以我們在和孩子溝通和交流時,要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不斷保持正能量,任何時候都要給他鼓勵。這說起來很容易,但是往往潛移默化的時候就容易犯錯。當我們的情緒被孩子可預料的時候,能夠被孩子接受的時候,你做父母才是合格的。
2、一定要給孩子立規矩
家長一定不要溺愛孩子,能自己帶孩子最好自己帶。家長要給孩子立規矩,不能要什么就給什么。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而這些規矩也是要符合人性的。比如我給兒子立的規矩是,孩子不能用電腦玩游戲,玩游戲要有時間限制,并且書房門不能關不能鎖。有自律能力的孩子,知道什么能碰什么不能碰。同時,在孩子適當的年齡,要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收拾屋子、做飯,這樣可以鍛煉孩子有條不紊的能力。要讓孩子知道得到一些東西,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實現的,也是有條件的。此外,一旦定好了規矩,夫妻一定要保持一致。
3、培養孩子讀書的習慣和精神
父母一定要影響孩子多讀書,最好是和孩子一起讀書。從小培養讀書的習慣和愛好,對孩子的影響將是一生的。所以,現在還沒有陪孩子一起讀書的父母,趕緊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一起來和孩子暢游書的海洋。
4、逆商比智商更重要
在我看來,智商并不能左右一個人的成功,一般來講擁有中等智商即可。我本人的智商也僅僅在95到105之間,考了三次高考才考進北大,而進了北大就是拼了命學習,拼出了肺結核,也只能努力排到中游的水平。但即便如此,并不能阻礙我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士的因素就是——逆商,即抗擊打的能力!逆商是一個你能夠面對失敗毫不在意,并且面對某種有風險的或者是需要突破的事情,你也敢于去嘗試這樣一種心態。過去的統計也表明,在過去二三十年清華北大出的狀元中,沒有出現一個成功人士。
孩子們從小就要有受挫折的能力,而我本人,就是在被北大處分,出國無望,十分絕望的時候,才創辦了新東方。只要有了受挫折的能力,任何事情才有可能走到你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高度。后來包括做新東方,還有遇到很多其他事情的時候,我都認為我養成一個心態:失敗有的時候不是一件壞事,往往在失敗的背后給你種下了一個未來更大成功的基礎。而今,新東方已經成為了擁有50個億美元市值的超級教育航母。
對于抗擊打的能力,這點情懷,至少大人是要有的,只有大人有了,才能傳遞給孩子。當你有逆商的時候,你會發現當人生中出現很多困境、痛苦、失敗,甚至是在為未來一個更大的目標做準備時,你都不會丟失對生活的熱情。讓我們的孩子們有這樣的胸懷并不容易,但是我們大人是應該有這樣胸懷的,一旦有這樣的胸懷,就不會太在意你孩子的成績是班里第一名,第二名,上的大學是北大還是南大,還是東大的,因為孩子的命運是有多層因素組成的。你就會關注到,你的孩子有沒有逆商,能不能承受住打擊,打擊以后還能不能保持對生活的熱情;你的孩子有沒有情商,跟人打交道是不是特別流暢,做人是不是做得非常到位,贏得周圍朋友信任的這種能力就變得非常重要。父母對孩子傳遞情商和逆商,這比傳遞任何東西都要重要。
5、母親的素質決定孩子一生
中國90%以上的家庭都是母親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地多,因此母親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變得尤其重大,只要是媽媽當不好,孩子就一定不好,這是必然的。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母親對我的影響很深遠。在我三四歲的時候,她就引導我要當一個教書先生,因為當農民太辛苦了。為此,從小到大,母親從來不給我買任何玩具,而是買書看,四五歲開始買連環漫畫,四五年級買文字書,二年級的時候家里就有了《水滸傳》《三國演義》這樣的書了。這樣的讀書能力,讓我在五歲以后已經認識了五六百個中文字,到小學六年級就可以讀《水滸傳》了,家教的影響就在這兒。大家知道讀書的力量有多大了吧!當然父母的引導可能更重要,尤其是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