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社會上想有所作為,送禮幾乎是一個無法回避的權謀手段。
送禮的目的就是想成功,而成功的送禮行為,不是你送的數額決定的。
而是你是不是真的明白收禮人心理和能力。
收禮人的權謀心理,給大家分析下,對大家以后對權謀手段的理解會更加加深一步。
為什么收禮人會收?
1、收禮人自己對辦事的把握。
收禮人敢不敢收,核心的還是自己能不能對送禮人要求的事情,自己能夠把握的程度。如果自己把握不了,那么你再多,他也會拒絕,因為,誰都不會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一般不是自己能直接做的決定,一般不敢打包票,做出什么承諾。所以我們送禮呢,要找對關鍵人。
2、送禮人的可信度。
禮物要送,但是有誰去送,是個很大的問題。很多貪腐案件,都是有領導身邊的人完成的直接交易的,因為領導除了自己身邊的人誰都信不過。人家能辦事,但是對你不信任,覺得給你辦事可能有后遺癥,或是可能被要挾,這個就很難辦。安全度,這是收禮人首先要考慮的。有信任的人才敢收,如果自己直接送不找中間人,那么自己首先就要培養感情,建立信任,沒有這個步驟,絕對不行,所以很多人才熱衷于喝酒,一起旅游等,這些都為收禮人識別送禮人的人品打下基礎的。都是為了建立信任不可或缺的步驟。
3、送禮的多少。
有了上面的兩點,才能說到我們送多少的問題。多了自己不合適,少了人家不辦事,所以,我們就要去研究,收禮人的喜好,有的喜歡字畫,有的喜歡黃金,有的喜歡一條龍服務。等等,我們需要從外圍首先觀察或是打聽,只有有針對性才行。早年的送煙送酒,現在都過時了,大家都喜歡硬通貨,所以開始送錢送黃金,再后來,大家對直接收錢壓力很大,于是有了送旅游,送海外教育等,送字畫等可轉換的東西。這些都需要隨行就市的。
這上面的三點可以說是送禮的基本權謀原理。但是這都是內涵,外在的還有,送禮的時機,送禮的過程,收禮人的面子,等外圍的東西,但是這都是從這些基本原理派生出來的。
可以說,只要安全,沒后遺癥,沒有人不想收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