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大帝,在民間傳說中乃是冥界的統治者,是地府中地位最高的神,他就相當于是陰間的玉帝。關于他的傳說,已經延續了數千年,在漢族中他身份顯赫,是眾神中起源較早的一位,早在《山海經》成書之前,就已經有他的故事流傳了,書中詳細的描繪了他所掌管的鬼國的模樣。鬼國,在凡間的入口位于度朔山,在那里有一扇鬼門,大小的鬼魂都是由此出入,在門上還有兩位陰間的神祇,就是他們負責統領數萬鬼魂。
進入鬼門之后,就會到達大帝所統御的世界,那里一共分為三處,第一個地方所有鬼魂都必須要去,第二處則是那些因為意外死亡而需要去尋找自己死因的地方,第三處是專屬于那些有德行的人去的地方。這三處地方都有相應的神官負責,陽間的人只需要默念這三位神祇的名號,便可以祛除鬼魂。
酆都并非是什么鬼魂都能夠進入的,像是一般人或者是行善之人的鬼魂,走個過場便去投胎了,而那些窮兇極惡之輩以及在人間為非作歹的精怪,則會被關押在酆都之中,永世不得超生,在某種意義上來看,這個地方遠比佛教所盛傳的“十八層地獄”更加的恐怖和深不可測。
北帝魔王,所指的也是酆都大帝,在這里的“魔王”,與我們所熟知的西方神話中的魔王是不同的,因為他們雖然強大,但卻是由元始天尊創造而出的,旨在為了證道。凡事物極必反,道教講究陰陽平衡,天下間如果只有善沒有惡,那么善也就不能稱之為善了,而魔王的存在,就是為了檢驗那些修道者的道心,以此來證明他們心中的善。
有傳說稱其是神農氏的化身,不過在我看來,他作為陰間的大神,更像是一位掌管地府的總監,雖然還有其他神祇存在,但只有他才是其中酆都真正的主人。酆都山可不僅僅是傳說中的事物,在現世生活中,甚至在當代,依舊有其遺跡存在。大帝的道場酆都山,就在我國的重慶界內,傳說中那座占地數百里的高山,就是鬼國的入口,而當地則被稱之為鬼城。
為什么會發生這種偏差呢?傳說在酆都縣內有座平都山,有兩位修煉多年的道士在此地白日飛升,而他們分別姓王和姓陰,則被人聯想成為“陰王”,即陰曹地府之王,故而人們便將此地當成了大帝的道場。
另外,嚴格說起來,酆都大帝實際上也是舶來品,他的出身源自于佛教,其所統御的冥界,也是從古人從十八層地獄上得來的靈感,隨后又將佛教地域的主宰者地藏王菩薩,換身成了酆都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