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立夏”,意味著天氣將會越來越熱,人體消耗也隨之加大,人往往會覺得疲倦,此時的養生方法要尤為注意。如今立夏養生的方式大大豐富,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立夏養生要注意什么吧。
養心篇
華商報記者在榆林中醫專家和營養師處了解到,夏季對于心臟的護理和飲食尤為關鍵,心護是五月的重點。想要健康的身體,也要多注意飲食方面,健康的生活當然離不開科學的養生之道,尤其是時令養生的重要性。中醫專家所說的“心”,除了心臟外,還包括心理因素。因此,夏季養生莫若養性,保持淡泊寧靜的心境,避免心火內生,這對夏季養生極為重要,所謂“心靜自然涼”。養心就要靜養。早睡早起,避免大量出汗,“汗”出傷陽。具體來說應做到以下幾點:
■慎起居立夏后人們應盡量養成午睡的習慣,時長因人而異,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為宜。此外,午休時不要貪涼,避免在風口處睡覺,以防著涼受風引起感冒。
■清飲食 飲食也是養心的關鍵。夏季陽氣上升,食用過多油膩、易上火食物,會引發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病癥。建議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可達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糧,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和維生素B族的供給,預防動脈硬化;還有一種重要的養心食物就是蓮子,而且這也是一種時令養生的最佳飲食措施。夏季雖然適合養心,但此時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容易煩躁傷心,易傷心血。蓮子心的味道雖然比較苦,但可以清心火,是養心安神的佳品,亦可壯腸胃。
■合理運動 夏季到來后,需要注意合理安排自己的運動量。立夏以后氣溫漸升,易出汗,汗為心之液,若此時再做劇烈運動,容易造成機體缺水,故應選擇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慢節奏的有氧運動,并在運動后適當飲溫水,補充體液。活動強度以不感到疲憊為宜,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以減少心臟負荷,防止心肌缺血發作。
■調整心情心情的變化也很容易影響到身體健康,因此,生活中的養心也是養身的關鍵。立夏時節天氣漸熱,“暑易傷心”,高溫天氣易使人“心躁”。因此,應戒怒戒躁,保持神清氣和、心情舒暢,通泄自如,以免傷心、傷身、傷神。炎熱的天氣難免使人心情煩躁,但若能保持笑口常開,恬淡虛無,不僅有利于改善血管功能,還能協調人體各臟器,使其保持正常狀態。
養體篇
■鴨蛋補夏健康的生活離不開科學的飲食措施,尤其是進行一些合理的健康的飲食護理。俗傳,立夏吃蛋,叫做“補夏”,可使人在夏天不會消瘦,不減輕體重,勁頭足,干活有力。中醫專家說,夏天吃咸鴨蛋可補充能量,這和營養師的說法不謀而合,營養師稱鴨蛋中鈣質、鐵質等無機鹽含量豐富,含鈣量、含鐵量比雞蛋、鮮鴨蛋都高,是夏日補充鈣、鐵的首選。
■吃“苦”降火 中醫專家認為,凡有苦味的蔬菜,大多具有清熱的作用。因此,營養師建議,夏季經常吃些苦菜、苦瓜等苦味食品,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等作用。夏天常食苦瓜湯或苦瓜菜肴,能調和脾胃,清除疲勞,醒腦提神,對中暑、胃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苦菜也是一味藥食同源的蔬菜,具有清涼解毒、消毒排膿、去瘀止痛、防治胃腸炎等功能。食用苦菜時,將它的根、葉洗凈,可拌可炒可做湯,味道苦中帶香,是解暑開胃的佳肴,而且對腸炎、痢疾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夏季出汗較多,不妨喝點帶苦味的飲料,啤酒、綠茶、苦丁茶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章魚補血 章魚(八爪魚)有補血益氣、治癰疽腫毒的作用。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等營養元素,并還富含抗疲勞、抗衰老、能延長人類壽命等重要保健因子——天然牛黃酸。一般人都可食用,尤適宜體質虛弱、氣血不足、營養不良之人食用。
■萵苣通氣 及時的健康飲食也是很關鍵的。營養師介紹;萵苣含有大量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壁蠕動、通利消化道,可治療便秘,是貧血患者的最佳食料。推薦魚腥草拌萵苣。具有清熱解毒,利濕祛痰的功效。
消暑篇
夏季暑濕之毒會影響人體健康,營養師說;夏季吃涼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煩解暑,清熱瀉火,排毒通便。苦瓜、黃瓜、番茄、茄子、芹菜、生菜、蘆筍、豆瓣菜、涼薯等都屬于涼性蔬菜。另外,夏季是疾病尤其是腸道疾病多發季節,多吃些大蒜、洋蔥、韭菜、大蔥、香蔥等“殺菌”蔬菜可預防疾病。
■選適合自己的水果“立夏”過后氣溫升高,出汗也隨之增多,多吃水果不僅可以補充水分,更是消暑和補充身體養分的首選。按照中醫說法,人的體質有寒、熱、虛、實之分。事實上,水果也有性味寒涼的區別。腸胃不好的人,最好是選擇“溫和”一點的水果,不要太甜,也不要太酸。虛寒體質以及胃寒、胃潰瘍的患者,最好少吃西瓜、香瓜等寒涼食物。有人吃芒果會感覺皮膚發癢,是因為芒果皮有組織胺成分,容易引起過敏。因此吃水果之前應該有所選擇,否則也會引起身體的不適。
■補充水分人體每天的進水量應達到2000-2400毫升。由于早上人體血液濃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中醫專家表示;早上起床后應該先喝一杯水。一天水分的補充和保持也是很重要的,保持體內足夠的水分可以清洗腸道,預防上火。不宜用飲料代替水,因為汽水、果汁、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影響消化和食欲。
健康的生活需要我們不斷的護理,在中醫上,每一個時令都會有不同的養生法則,尤其是五月的護心措施是不能忽視的。更不能忽略了飲食中的小細節,希望以上的健康養生方法,會讓您養好身體。 華商報記者 趙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