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要想降低人力成本,你要通過組織的生態和變革才能夠實現,如果你的企業組織沒有活力,只能通過更多的人手把工作完成,然后用人手堆積出公司要完成的結果和任務,這時候人才的消耗和人力成本的消耗就會變得很大。
比如很多企業都喜歡用直線職能制,我去過很多企業,基本上無一例外的中小企業都在用直線職能制,直線職能制的架構體系,有點像人的骨骼,分布的特點就是把公司的職能通過骨骼,一個一個輸送到每個部門經理,部門經理的特點就是老板的代理人,因為老板是最大的雇主,每個部門經理都是被雇傭者,被雇傭者都是拿著老板給的薪酬,然后貢獻相應的價值,解決老板在每一個職能單元所分配的職責和他的任務。
所以這是我們看到的傳統模式,這個模式的特點,就是每個部門都各自為政,在老板的眼里,這些部門都是不可替代的,在部門經理的眼里,他同樣也這么想的,他也認為自己的部門是最重要的,既然每個部門都認為自己很重要,所以它在意識形態當中就有一個基本邏輯,就是別的部門必須要為我服務,不是我去配合別人,是別人要配合我,因為我是很重要的,在我的資源范圍之內,你們都得聽我的,你們都得配合我。
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內部的協作就出現了問題,企業的問題是層出不窮的,又是錯綜復雜的,如果每個部門經理都各自為政,你想他們去高度的合作一定是有難度的,這是它的最大的特點。
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做橫向的切割,縱向的就是完成職能和職責,橫向就是打通他們,我認為讓各部門充分的高度協作的只有兩個方法,第一就是機制,第二就是文化,文化就是責任,還有高度的價值感,把它組合起來,還有一個就是利益,因為在企業流動最好的,就是價值鏈和利益流。
直線職能制有天然的缺陷,很容易產生臃腫,層級繁多,因為每一個部門經理,在企業不斷發展擴張的過程當中,都有可能會產生結構性的擴張,結構性的擴張就是橫向跟縱向的擴張,縱向是因為你設的部門很多,每個部門經理都可能還要設主管,主管下面要設組長,組長下面是領班,領班下面是員工,層級繁多就會帶來執行效率的下降,還有職能的重疊。
每個部門可能有一些工作是共同的,比如人事行政還有辦公室,毫無疑問都會產生一些職能性的重疊,后果就是都沒有好處,有責任的我們都推脫,部門越多層級越多,效率和執行力都下降。
機構臃腫人效底下,執行乏力,層級越多,就像漏斗的漏網越多,從上面漏下來的東西又慢又少,因為經常會被中間的漏網做隔斷,所以扁平化也是很多企業在綜合考慮的操作方法。
組織的變革是降低人力成本非常重要的方式,無論是通過組織砍掉的高管或崗位,還有包括讓組織充滿了活力也是很重要,直線職能制,我們把它叫骨骼型,構建起了人的框架,但是人有一個框架,包括有了大腦,有了四肢還是不夠,因為你要想活得更好,你還得依賴經絡,中國老話叫筋長一寸命長十年,就是經絡要通,有的時候你身體不舒服,都是你經脈不通。
第三細胞型,人的細胞很重要,人身上有幾億的細胞,細胞在不斷的繁殖,人不斷的長大,健康的成長,當然細胞有兩種細胞,人體的細胞還有一種就是癌細胞,癌細胞我們很多企業叫爛蘋果,就是表現不好的員工,他在思想上文化上腐蝕公司,這種爛蘋果一定要淘汰,必須對爛蘋果采取切實的行動。
人無論什么情況下都得靠細胞繁衍,我們才能不斷地長大,變得更加的強大,人體的生長很大程度上也在依賴細胞,所以我就總結,一個企業就像人體的生命一樣,企業跟人體有很多地方是相通的,相關的概念就是你其實要從多維度去打造組織,而不是從單一維度打造組織。
如果你很單一,比如人只有骨骼,骨骼再強壯也沒有用,我們的企業也是如此,你沒有重視它不等于它不存在,就像我們剛才講的癌細胞,你不重視細胞組織的構建,有沒有癌細胞,你的差員工一天到晚在下面傳播負能量,這樣的員工一定有,你們內部各部門各自為政,你要打通他們,但是你用什么方法來打通。
過去可能用指令,行政命令,然后大量的文山會海,各種處罰規則,或者是領導親自動手,各種協調的一些方法,最后你才能得到你要的結果,所以我覺得企業一定在組織上做。
企業構建更強大的組織模式,大家有沒有發現,即使你構建了組織,還有一樣東西也是尤其重要,就像心臟,我們人體是靠心臟來供應血液和氧氣的,這個供氧供血的功能就是我們叫激勵機制,它是來自于心臟的活力,心臟沒有活力,就像你的企業沒有激勵機制,沒有動力一樣,組織變革就是要突破傳統的組織模式,構建全新的模式,這些模式從行政組織到矩陣組織,再到細胞組織,打造全生態的企業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