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這條微博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事件中走失孩子的母親以為孩子丟失24小時以后才能報警,要不是遇見好心人嚴女士將孩子送回,那就又是一起讓人揪心的兒童走失案件。
其實,關于“孩子走丟要等24小時后才能報警”的說法,幾年前警方已經辟過謠了。在2014年電影作品《親愛的》上映后,電影中黃渤飾演的田文軍在孩子走失后著急地打電話報警備案,警方卻以“不到24小時不能立案”為由拒絕,從而錯失尋回孩子的黃金時間。此情節播出后,觀眾紛紛詬病這一冷血規定。
對此,警方表態辟謠:
根據我國《關于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其中在立案部分:接到兒童或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少女失蹤報案的,經審查,符合管轄規定的,公安機關應當立即以刑事案件立案,迅速開展偵查工作。
同時,公安機關在工作中發現犯罪嫌疑人或者被拐賣的婦女、兒童,不論案件是否屬于自己管轄,都應當首先采取緊急措施。經審查,屬于自己管轄的,依法立案偵查;不屬于自己管轄的,及時移送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處理。
簡單地說,就是兒童、少女失蹤或走失,監護人或家長都應立即報案,警方接報后會在第一時間立案調查,不需要等24小時。
所以,不要再認為兒童丟失要等到24小時才能報警了!只要孩子走失,家長一定要立即報警!那孩子萬一走失了怎么辦,今天,“央視社會與法”就為你分憂解難。
除了第一時間報警,孩子如果真的走失,
家長們還要這樣做:
1、原地等待:一定要留一個人在原地等待,孩子有可能會自己找回來;
2、廣播尋人:在公園、游樂場、商場等人員密集的地方,采取向工作人員要求“廣播尋人”的措施。講清楚孩子的特征(如衣服、發型、胎記等),以及父母的姓名聯系方式;
3、調看監控:可在警方的幫助下,調看事發地的監控錄像,并在池塘、水井、箱柜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地方重點查找;
4、求助民政部門:
民政部全國救助尋親網:
(http://xunqin.mca.gov.cn/xunqinweb/index.html)
民政部全國打拐解救兒童尋親公告平臺:
(http://qgdgxq.mca.gov.cn/wsxq/wsxq/toMain.do);
5、采樣入庫:如無法及時找回失蹤兒童,要配合公安機關做好血樣或生物樣本采集。
6、正確地發布尋人啟事:
(1)應在社區宣傳欄等地方粘貼尋人啟事,不亂帖;
(2)應聽從警方要求,在公安網絡上登記尋人消息;
(3)積極尋求報社等傳媒行業幫助,在報紙上刊登尋人消息,擴大尋找范圍,引起社會關注;
(4)利用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請求其他親朋好友幫忙二次轉發,積極擴散尋人啟事。
為了避免悲劇發生,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三個自救技能:
1、教孩子記住自己的居住地
不僅要教孩子記住自己和父母的名字,還要讓孩子記住自己住的城市名字以及小區名字和門牌號。但要囑咐孩子不隨便告訴他人。
2、讓孩子熟記親人的電話
讓孩子熟記親人的聯系方式,尤其是爸爸媽媽和家里的電話,同時還要教會孩子如何撥打電話。同樣,不能隨便告訴他人。
3、告訴孩子緊急電話都有什么
緊急情況,父母電話因緊張可能會忘記,所以還要讓孩子分清并牢記110求助電話,119火警電話,120救護電話。這些電話在必要的時候能救命。不過一定要記住告訴孩子緊急的時候才能撥打,平時不能亂撥。
溫馨提示:再好的找回方法,都比不過提前預防,在外家長一定要小心看好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