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職業教育迅速發展,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成效明顯。1986年國家教委制定了《中等專業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技工學校教師職務試行條例》、《關于加強職業技術學校師資隊伍建設的幾點意見》等,對教師的資格、職責等作出明確要求,特別強調職業學校教師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國家教委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紀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意見》中首次明確提出:“雙師型”教師的概念。教育部職成教司司長黃堯在《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的職教師資隊伍》中也指出:“學校可按照教師職務任職資格,招聘社會上專業技術人員、能工巧匠來校擔任專兼職教師,增加‘雙師型’比例。”“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成為職業教育的重要課題之一,但何謂“雙師型”教師卻眾說紛紜,影響了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弄清“雙師型”教師的內涵是“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前提。 一.當前對“雙師型”教師認識的誤區 1.“雙證”即“雙師” 職教界對“雙師型”教師有一種理解,就是以教師是否持有“雙證”(教師資格證、行業技能等級證)為判斷標準。從形式上強調了“雙師型”教師要重實踐的特點,但在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還不健全、不完善的今天,資格證書與實際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懷疑,以此為依據作為判斷教師是否是“雙師型”教師的做法亦值得商榷。“雙證”即“雙師”的認識,在實踐中使得教師積極投入考證行列,結果出現教語文的拿會計證、教計算機的拿導游證、教數學的拿推銷員證、行政人員也拿個保險代理資格證,為拿證而拿證,甚至出現以錢買證等現象,證書多多,束之高閣。這嚴重影響了“雙師型”教師培養工作的導向。 2.“雙師型”教師是教師與技師的疊加 有人認為,“雙師型”教師是“教師+工程師”,這突出了“雙師型”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注重了共性,但忽視了“雙師型”教師與技師或工程師的區別。從工作對象看:技師或工程師,面對的是物;“雙師型”教師面對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從在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看:技師或工程師在生產活動中占決定地位,起決定作用;“雙師型”教師在“生產”活動中,占主導地位、起主導作用,教師的外部作用必須通過學生的內部作用發生效力。從知識、能力看,技師和工程師需知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操作要領并能實際操作,而“雙師型”教師必須將生產、管理、服務知識和能力吸收內化,并能有效的再現、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雙師型”教師,不但熟悉操作過程,而且要精通其原理,并能組織學生學會。以生產優質產品的技師和培養優秀人才的“雙師型”教師為例比較:(見下表)。 生產優質產品的技師與“雙師型”教師的能力及素質比較表
不難看出,“雙師型”教師并不是教師與技師或工程師的簡單疊加,而是兩者在知識、能力和態度等方面的有機融合,“雙師型”教師不能簡單的理解為既具備教師的能力,又具備技師或工程師的能力。 二、“雙師型”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和素質 “雙師型”教師內涵的探討,應以“能力”為視點展開。從外延上講,“雙師型”教師屬專業教師,應具備相應行業的知識和技能。從形式上看,“雙師型”教師必須持有“雙證”即教師資格證和職業技能等級證。從實質上講,即從能力和素質的角度講: 1.“雙師型”教師必須具備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素質 “雙師型”教師首先是教師,因此必須具備教師的基本能力和素質:①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與時俱進的品質;②良好的職業道德,即熱愛職教事業,熱愛學生,為人師表,誨人不倦;③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即教育教學的分析能力、設計能力、實施能力、評價能力和研究能力;④良好的身心素質,即健康的身體、健全的人格等以及良好的創新素質、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厚的文化素養等。 2.“雙師型”教師必須凸現下列職業能力和素養 “雙師型”教師主要從事專業課教學,是職業技術教育教師中的特殊部分,對其能力和素養有著特殊的要求: (1)行業職業道德。所謂行業職業道德是指行業中約定俗成的,從業人員應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和規范。“雙師型”教師要投身并引領學生進入行業、職業領域,首先必須按照行業職業道德辦事。因此,“雙師型”教師除熟悉并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外,還要熟悉并遵守相關行業的職業道德,清楚其制定過程、具體內容及其在行業中的地位、作用等,并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學生良好的行業職業道德。 (2)行業、職業素養。“雙師型”教師既能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又能從事行業職業實踐活動,并且能將行業職業知識、能力和態度融合于教育教學過程中。因此,“雙師型”教師必須具備寬厚的行業、職業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具備把行業、職業知識及實踐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學過程的能力。即根據市場調查、市場分析、行業分析、職業及職業崗位群分析,調整和改進培養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注重學生行業、職業知識的傳授和實踐技能、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進行專業開發和改造。 (3)經濟素養。經濟素養是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之一,“雙師型”教師應具備較為豐厚的經濟常識,熟悉并深刻領會“人力資本”、“智力資本”等經濟理論,樹立市場觀、質量觀、效益觀、產業觀等經濟觀念,自覺按照競爭規律、價值規律等經濟規律辦學辦事,并善于將經濟常識、規律等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4)社會交往和組織協調能力。“雙師型”教師既要校園內的交往與協調,又要與企業、行業從業人員交流溝通,還要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社會實踐,指導學生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實習等。“雙師型”教師的接觸面廣,活動范圍大,其交往和組織協調能力就尤顯重要。 (5)管理能力。“雙師型”教師,在具備良好的班級管理、教學管理能力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具備企業、行業管理能力,懂得企業行業管理規律,并具備指導學生參與企業、行業管理的能力。 (6)創新能力和適應能力。科技迅猛發展的今天,行業職業界日新月異,這必然要求“雙師型”教師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識、新觀念,分析新情況、新現象,解決新問題,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以適應外界環境變化和主體發展的需求;具備良好的創新的精神、創新意識,掌握創新的一般機理,善于組織、指導學生開展創造性的活動。 綜上所述,“雙師型”教師是指具備良好的師德修養、教育教學能力,具備良好的行業職業態度、知識、技能和實操能力的,持有“雙證”的專業教師。 3.“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必須緊密結合專業 “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必須緊密結合專業,離開專業,“雙師型”教師便失去了存在的根基。真正的“雙師型”教師,必須從專業出發,任何專業的“雙師型”教師都有其具體的、明確的要求。下面以烹飪專業的“雙師型”(任教川菜課)老師職業能力要求為例加以說明。見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