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探測技術沒有出現之前,古今中外的宗教經典告訴我們,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天體都在圍繞地球運轉。
然而,隨著探測技術的一日先進,我們不僅明白了地球不光是太陽系的中心,就連太陽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
到現在,科學家已經知道,宇宙中像太陽系這樣的恒星系甚至比地球上的沙子還要多!于是,科學家開始懷疑,其它恒星系應該也會像太陽系一樣,擁有自己的適合生命存在的巖質行星。從而,這一懷疑引發了科學家一系列對系外文明的探察之旅。然而,斗轉星移,時光飛逝,科學家們尋找地外文明的一切嘗試和努力,都以失敗而告終!
于是,一個巨大的困惑重重地壓在科學家們心頭:諾大的宇宙,為什么就找不到其他文明呢?難道說,系外文明都已經隱身了?還是說我們的太陽系區別于其它恒星系有著什么特別之處呢?
一、太陽系三大“異常”被天文學家發現
為了弄清太陽系與其它恒星星系有何不同,天文學家將太陽系與其它眾多已經確認擁有行星的恒星系進行了大量的比較。結果發現太陽系存在著極其另類的三大“異常”之處。這令科學家大為驚異!
1.太陽系八大行星間距合理,軌道面差不多在一個平面上,但存在著一定的夾角
通過比較,天文學家發現其它已知的恒星系,盡管也有巖質行星,但它們的間距都很小,而且呈一字排開,科學家將它們戲稱為“豌豆莢”式分布,軌道面在一個平面上,幾乎不存在夾角。而太陽系的八大行星間距都很大,軌道面有一定夾角,錯落有致又不失規整。這一排列,在星球的相互作用上,更有利于地球形成適合生命誕生的自然生態環境。
2.太陽系巖質行星大小適中,有利于生命的形成和生存
進一步比較中,天文學家還發現,其它恒星系的巖質行星幾乎都是“超級地球”,這造成即使它們有大氣層,但其壓力足夠強大,行星引力足夠沉重,從而嚴重影響化學物質在締造生命的一系列反應中,難以出現大分子及其以上的復雜生命系統。
當然,也有一些比地球小的巖質行星,但它們甚至比水星還小,這樣一來,其引力和大氣層壓力也不利于生命形成的化學反應。比如2013年,科學家很驚奇地發現一顆小于地球的系外行星“開普勒-37b”,其直徑僅為3900KM,這比水星還要小,這使它難以形成生命系統。
3.太陽系的行星有大有小,排列合理
盡管在比較中,其它恒星系也有大小不等的行星,但依次排列過于緊密,相互間作用力太大,不利于巖質行星形成適合生命存在的自然生態系統。相反,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有大有小,排列合理。比如木星盡管很大,但它距離地球足夠遠,其巨大的引力除了將不利于地球的彗星或小行星改變運行軌道、甩出太陽系外,幾乎不直接影響地球的生命生態系統。可以說,其合理的位置和足夠的引力,似乎正是為保護地球而存在的。
以上這三大“異常”之處,令天文學家甚為驚異。盡管他們也提出過“大遷徙假說”,但也僅僅是一個假說,似乎不足以令所有科學家排除內心的疑惑。“大遷徙假說”認為,在太陽系形成初期,木星先形成,它受太陽的吸引,逐漸地向太陽靠近,但在土星等行星形成之后,木土兩大行星之間形成了軌道共振,于是木星和土星一道又向太陽外側移動,直到到達3.5個天文單位的位置之后,才停了下來。
但這種假說并不足以令人信服,所以,它無法解除科學家們內心的疑慮。
二、天文學家懷疑太陽系或被超級文明刻意進行了安排
既然太陽系三大“異常”無法從科學上給出更加合理的解釋,既然太陽系行星的排列如此“另類”,這不得不讓一部分天文學家懷疑,太陽系的行星結構被“人”特意進行過安排。
那么,這種假說成立嗎?
天文學家們認為,如果宇宙中存在超級文明,如果他們有意安排我們所在的太陽系,那就有可能!
我們知道,宇宙已有138億年的歲月,而我們的太陽系僅有差不多46億年的歷史,如果說46億年就足夠太陽系誕生人類文明,那么,如此浩渺的宇宙,誰能說不存在比我們更發達的超級文明呢?
只要他們存在,地球上的人類文明很可能就脫不了與他們有關。因為太陽系的“異常”很可能絕非是“巧合”!因為巧合太多就不再是巧合了。
親愛的讀者朋友,您對太陽系的三大“異常”如何看待呢?期待著您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