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瑾
大家是不是常常遇到這樣的困惑呢?
譬如想讀一本書,又覺得看完一本書花費的時間太多,無法克服自己的惰性。
譬如因為書中文字太晦澀,往往看了幾頁就沒有耐性再讀下去。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本很棒的書——《洋蔥閱讀法》。
在這本書里,作者彭小六將帶領你體驗閱讀的樂趣。掌握許多學以致用的閱讀方法,讓你最終通過閱讀實現多渠道變現和打造個人品牌。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吧。
01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聰明的閱讀者?
我們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勇敢而聰明的閱讀者呢?
書中給出了關于閱讀的七個建議。
第一是我們要了解大腦的偏好。
大腦喜歡簡潔化、結構性強、圖像化的東西、喜歡獎勵機制。我們要盡量滿足大腦的這些需求。
第二條建議是我們要管理好自己的精力。
管理好精力意味著我們要在精力充沛的時候去閱讀。
第三個建議是利用好你的注意力。
在仔細閱讀一本書之前,你可以查看目錄和序言,確定有哪些關鍵詞需要關注。當你第二遍或第三遍再去看這本書時,就能一下找到內容的關鍵點。
你要帶著問題和目的去讀書,這樣一來你就能從一本書中很快地找到需要的內容。
第四個建議是提升你的專注力。
專注力是要求你在特定的時間里,只能專注于一件事情,并努力做到極致。
譬如你可以在閱讀時,使用番茄鐘法。在番茄鐘規定的25分鐘內只專注看書。
第五個建議是鍛煉你的記憶力。
我們可以通過分享、寫卡片、寫筆記、再讀一遍等反復處理信息的方式,把這些內容變成長期記憶。
對于內容特別好的書,我們要讀3遍以上。反復熟悉的過程,就是不斷消化吸收的過程。
第六個建議是面對你的壓力。
閱讀壓力太大技能不夠時,你可以降低門檻,從一些入門級的書開始,循序漸進,逐一攻破。
第七個建議是養成閱讀習慣。
如果你覺得閱讀是一件麻煩事兒,你可以把一本書放在包里。從每天5分鐘開始。
閱讀的過程,實際上是不斷打怪升級、鍛煉大腦的過程。如果我們能養成以上這些閱讀的微習慣,也定能將閱讀變成一種好玩和有趣的事,成為一名聰明的閱讀者。
02
掌握這五種閱讀方法,讓你終身受益
洋蔥閱讀的第一種方法是碎片式閱讀。
它涵蓋了提煉、鏈接、融合三個步驟。
譬如你看到一篇很有感覺的文章,你可以選擇其對自己來說覺得重要、有趣、有價值的部分,把這部分內容跟自己的經驗相關聯,從中提煉出自己想要的概念和素材,并通過拆解和提煉,創造屬于自己的內容。
碎片化閱讀實際上就是找到內容之后,去拆解、提煉出核心內容和知識體系,然后再經過加工、組合、創新變成我們自己的這樣一個過程。
洋蔥閱讀的第二種閱讀方法是快速閱讀。
快速閱讀是快速獲取自己想要內容的一種方式。它涵蓋了提問、預習、掃讀、切重點、復習五個步驟。
提問是指在閱讀之前我們要問自己為什么要讀這本書?
而通過預習我們可以通過閱讀目錄和序言來大致了解所書的結構,以及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本書,來確定自己要讀的范疇。
到了掃讀這個步驟,我們只需花10分鐘時間快速地把整本書翻一遍。
再標記出我們重點關注段落的開頭或結尾、圖表、標題以及一些關鍵詞。
最后一步,就是復習。你完全可以一本書在早上完成提問和預習,中午進行掃讀,晚上再用一個小時切重點,第二天早上完成一次復習。
簡而言之,快速閱讀的真諦是帶著目的去閱讀,將閱讀變成一種自發的行為。
洋蔥閱讀的第三種方法是卡片記錄法。
它涵蓋了標記、收集、整理、建立個人圖書館、輸出、應用六個步驟。
首先在讀到重要章節和段落的時候,我們要做好標記,提醒自己這段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以后應將如何運用。
在收集資料時,我們不妨把一張紙分成了四個區域。在現狀區寫下目前現狀,在問題區描述出現的問題,在策略區針對現狀和問題從書中找出應對策略。
這樣你在收集資料的同時,也是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時機。
接下來進行整理時,我們可以嘗試把核心的觀點用一張思維導圖呈現出來,記錄在卡片上,方便理解和消化。
在建立“個人圖書館”環節,我們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建立幾個文件夾,便于快速記錄和檢索,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讀完一本書后,你可以整理素材制作讀書卡片或寫一篇書評。
并將書中所學的知識積極應用,讓它成為自己生活的助力。
在進行卡片記錄法時,切記不要把書中的內容照搬下來,而是通過自己的話去描述,這樣才有利于你建立個人知識體系,進行知識的輸出和轉化。
洋蔥閱讀的第四種方法是主題閱讀法。
主題式閱讀是圍繞著某個主題,在一定時間內快速閱讀多本書的方法。
如果想要了解某個話題,可以用碎片化主題閱讀法。
比如一個時間段內,圍繞某個主題收集到碎片化的文章,然后進行集中式的閱讀。
如果你需要進行書籍式閱讀,你可以在一些大平臺、門戶網站、公眾號和微博去找相應的書單,進行主題閱讀。
如果你喜歡某個作家的書,你可以在書的背后看作者寫作時借鑒了哪些書籍,進行主題延展閱讀。
如果你基于一個主題做長期的計劃,進行長期的研究,就需要進行全方位閱讀,用你能接觸到的所有方法慢慢地一點一點往前推進。
洋蔥閱讀的第五種方法是深度閱讀法。
在讀書過程中讓我有“咦?”“哈!”“嗯!”這幾種感受的時候,就是你需要深度閱讀的部分。
尋找關聯是深度閱讀的第一步。
當看到某句話或者某個概念的時候,我們可以把當下碰到的內容與過去的經驗連接起來,在生活中尋找應用場景。
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第五個習慣統合綜效,書中的案例是夫妻倆意見不統一,后來通過尋找第三條道路,解決了問題。
由此我想到了生活中鄰里紛爭,后來通過尋找第三條道路解決問題的事例,這個事例加深了我對統合綜效這個概念的理解。
深度閱讀的第二步是探索“冰山”。
要想探索到冰山,你要學會追根溯源。
比如積極主動、雙贏思維、不斷更新是高效能人士的習慣,可很多人都做不到這幾個簡單的習慣,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做不到的原因,找到養成這些好習慣的方法,這個過程就是探索冰山。
所謂探索冰山的過程,就是去尋求概念背后的底層規律的過程。
深度閱讀的第三步是多場景應用。
如果我們能在多個場景中運用書中的核心概念,也就等于是把書中的知識點都消化和吸收了。
03
閱讀,讓你離知識變現不再遙遠
在如今這個知識付費、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如何讓自己的每一個字都變成錢呢?
在這個知識快速更迭的時代,如果你不學習,就跟不上社會的節奏。
拿我自己來說,我訂閱了有書和十點讀書、樊登讀書的聽書欄目,寫書評,不斷精進寫作水平。
在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彭小六個人的閱讀變現故事。
彭小六在鎮江的時候,把一本書拆成10篇文章,文章里的大部分內容都是書摘,然后加上一些自己的解釋,配一些示意圖,這樣的一篇文章就掙到了100元錢,他拆解了十幾篇文章,一個月輕松掙到了3000元錢。
我們如何營銷自己呢?
我們可以通過稻草戰略、冠軍戰略和抽簽盒戰略去影響他人,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
我們不要等到很厲害的時候才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我們可以先不要考慮賺錢,利用自己的一點優勢去幫助到別人,建立自己的影響圈。有多大力氣做多大事,這樣反而容易達成目標。
冠軍戰略就是你得成為某個領域的第一,這樣能讓你更容易被別人記住。
抽簽盒戰略就是不要怕失敗,多做嘗試,找尋自己擅長的領域和自己的天賦所在。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有讀者思維,能替讀者發聲,這樣你的個人營銷才是成功的。
看到過這樣一段話:閱讀是心靈的旅游,旅游是心靈的閱讀。
這世上沒有一條好走的路,我們唯有不忘初心,才能在閱讀這條路上收獲豐碩的果實,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