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被清華大學錄取,
除了認真、努力這些必備的學習態度,
有效的學習方法也很重要。
那么,
考上清華的學霸們都是怎樣學習的呢?
他們又積累了哪些學習經驗?
今天,
小編邀請了河南省實驗中學、
鄭州外國語學校的三位同學,
一起來聽聽他們的分享!
無論你即將升入高三,
又或者你還在讀高一高二,
良好的學習習慣越早培養越好,
希望這些實用的學習方法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01
“一定要心態淡然,絕不放棄”
王星淇(高考686分,被清華錄取)
王星淇畢業于河南省實驗中學。
兩個月前,我還坐在教室里奮筆疾書,偶爾為了難以預知的未來忐忑不安。
而今,當一切塵埃落定,再回顧著高三以來的學習時光,深有一些感悟與學弟學妹們分享,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01
基礎應需早打牢,莫待高三后悔遲
如果學弟學妹處于高一高二階段,并且確定走高考途徑的話,是絕對不可以認為高一高二放松一些,高三再努力來得及的。
畢竟高三的復習即使再全面,也達不到高一高二講新課的細致程度。所以如果高一高二的課程沒有跟上,到了高三再想補上會十分困難,而且痛苦。
因此即便是在高一高二,對待所學知識也不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而是要扎扎實實把基礎打好,到了高三才不至于手足無措。
02
獨立做題善聽講,主動思考深理解
怎么樣才能做到夯實基礎呢?
在課堂上應當準備一個筆記本,做好課堂筆記。(生物學科因為特別重視課本,也可以記在課本上)。
記錄哪些內容呢?
第一,老師的板書,這部分是老師講課的精華,而且板書通常會有提綱或小標題,邏輯清晰,有助于課后對知識的梳理。第二,老師講課中對你有啟發有幫助的內容。第三,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總結。這一點也非常重要,他需要你主動思考,使你由被動聽課轉為主動學習,有利于加深你對知識的掌握,而且這些總結可謂你的獨門秘籍,往往做題時會有奇效。
在做題方面我提倡質量第一,反對盲目地為了做題而做題,大家要時刻清楚一點,做題是手段而非目的。做了多少題并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情。相反在做題之前要想清楚我在哪些知識點、題型方面有欠缺, 需要怎樣練習,效果最好。
遇到難題時,不要急著翻答案,不妨多研究一會兒,獨立思考嘗試多種思路。即使沒有試出來,在嘗試過程中,你對知識的認識也在加深。如果實在不會再翻看答案,弄懂吃透后再合上答案寫一遍。如果還不太會,一定要及時找老師或同學解決。
03
好題錯題善整理,溝通交流零疑難
對于做題過程中碰到的令人拍案叫絕的好題,或是有所收獲的錯題,不妨動筆將其記在錯題本上。
但在整理的過程中,一定要重點記錄你對這道題的認識。比如錯誤原因,本題的突破口,關鍵步驟,此類題的通法總結等等,這些內容甚至比錯題好題本身更為重要。
在學習過程中還要注意多和老師同學溝通交流,特別是老師,他們往往比你更清楚你的問題在哪,因此有問題時不妨多找老師,請他給你耐心講解。每次考試過后,針對考試反映出的問題和你的困惑,多和老師溝通,請他為你指點迷津。
總之,希望大家在學習過程中,一旦發現問題,就要通過各種途徑及時解決,決不能讓疑難之處越積越多,否則到無可挽回之時就追悔莫及了。
最后還有一句話想對大家說:“一定要心態淡然,絕不放棄”。
高三的考試很多,雖然有分數排名,但不到高考,他們就只是數字而已,成績有起伏很正常,甚至劇烈變化也不鮮見。我的語文曾考過138,也考過96;數學曾考過147,也考過105,但無論是好是壞,它們無足輕重。
盡可能以平常心迎戰高考,是高考穩定乃至超常發揮的先決條件。
衷心祝愿學弟學妹們在高考中都能取得理想成績,圓夢2020!
02
“充分利用每一段時間”
我是李可伊,鄭州外國語學校2019屆高三(10)班的學生,在今年的高考中以702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自動化與工業工程類專業。
回想高中三年的學習經歷,我感慨頗深。
首先是感恩,我十分感謝我的學校、我的班主任呂勇老師以及高中三年以來的每一位老師,是他們傳授給我知識,給予我信心,讓我有了圓夢清華的機會和能力。
高中三年的學習是辛苦的,但同時又是幸福的,大量的學習使我們的身心得到升華,讓每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時間管理和學習方法對于高中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經過高中三年的不斷改變與調整,我現在也有了一套學習的方法,接下來分享給大家。
第一,準備一個記事本,用于記錄每日事宜;
早讀結束后,記錄該日早讀內容;每節下課后,記錄當堂作業,也可以順手給作業排序,我通常先寫理化生,然后寫數學,再寫語文和英語。每完成一項,便可劃去該項。如此,一天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有了條理,也不至于亂了手腳或者遺忘什么。
第二,充分利用每一段時間。
首先,跑操前的等待,是可以利用起來背一些比較零碎,相對獨立的內容,如:英語單詞,語文的古詩。早讀時間同樣重要,前半個早讀讀生物,剩下的時間讀語文或英語,內容可自行安排,也可聽從老師安排。
然后是課間,雖然說要把握好每一分鐘,但課間還是建議大家站起來,或者到教室外活動一下,這樣反而有利于提高效率。
另外,我認為中午這段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利用好的話可以極大提高我們完成作業的速度。這樣一來,在下午上課之前,基本上可以把上午布置的作業完成。下午兩節課后的一節自習課,也用來完成當天的作業。
大課間時,我一般會在前15分鐘來給作業收收尾,然后會去操場上跑步,接著再回班自習。大課間之后,我一般已經寫完當天的作業。從大自習開始,我會做自己買的習題。
夜晚最后一節自習課的最后10分鐘,我一般會用來回顧一下當天所學的內容,來形成一個總體的脈絡。
第三,是一些比較零碎的內容,但還想跟大家分享的。
首先,我建議大家將每天的時間均衡一下,每一天,每一科都有所涉及,我個人的看法,每天多少寫一點這一門學科的習題,來保持手感。
其次,關于早起和熬夜,如果精力足夠且確實需要,早起、熬夜雖然可以延長我們的學習時間,但如果大腦已經處于疲憊的狀態,熬夜時效率不會很高,同時會影響第二天的精神狀態,也可能會打擾到寢室的同學。
關于學習方法,除了上述內容外,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培養整理筆記和錯題的習慣,用來溫故而知新。
第二,做好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高中階段,基礎知識遠遠比難題怪題重要,因此我們更需要通過多次瀏覽、研讀課本來夯實基礎。
最后,我想說,在學校的學習不是你一個人在單打獨斗,有同學在陪伴你,有老師在關心你,還有家長,他們雖然不在身邊,但他們也在默默為你加油助威。
03
“我的心得不過踏實二字”
我叫董九舟,畢業于鄭州外國語學校高三(10)班。
在今年的高考中以684分的成績錄取到清華大學能源與電氣類專業。(另有清華大學自主招生加10分)
三年前,我初入高中,學校發下一本《鄭外薪火集》。取薪火相傳之意,書中乃是前幾屆學長學姐們的學習心得。
其中的一篇文章我印象極其深刻,也對我影響很深。該文主旨是:讓一切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文章出自一位學姐之手,“讓一切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并非她的原創,而是她的班主任常說的一句話。學校周測、月考那么難,怎么考高分?高考怎么才能不緊張?理想大學很遙遠,怎么才能實現目標?拋開這些焦慮,讓一切都成為自然而然的事吧。
無論道路是平坦寬闊,還是崎嶇坎坷,路上的旅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腳踏實地。
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最后一切都到位了,好的結果便是自然而然。
所以,就學習而言,我的心得,不過“踏實”二字。“踏實”究竟包涵了什么,就我理解絕不僅僅是“認真聽好每一節課、認真完成每一項作業”那么簡單,但若連以上兩項都做不到,那絕非踏實。
我舉個反例來感悟何為真正的“踏實”。
少數同學能夠做到聽課十分認真,筆記記得也堪稱完美,但是成績卻不理想。一提問知識點,發現有不少漏洞。明明筆記記得比誰都好,怎么會這樣?
因為上課只顧筆記了,成了一臺語音轉換機器,老師講什么就記什么,但卻完全不過腦。課后翻出筆記,滿滿的成就感,可是又沒能認真看。到頭來,根本沒學進去。這就是一種“假學習”,根本與踏實背道而馳。
與此類似的情況有:課后拼命寫作業,但是僅僅為了完成作業而完成作業,甚至不惜抄答案來“提速”,這根本就是浪費學習資源;
平時練習“不舍得”給自己打叉,對答案先改錯為對再全部打勾,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考前瘋狂刷題,做完一套題也不對改也不糾錯直接拋在腦后,這純粹是用“充實”來麻痹自己。
踏實,也許不難。簡言之,盡心盡力。對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不能僅停留在表面,要思考其深處的意義。
比如,要明白寫作業是為了鞏固知識,而非應付老師的檢查;更知老師督促檢查不是為了難為學生,而是為了促使其認真學習。如此,精力便不會壓在“如何應付老師、應付學習”上了。此處只是淺顯一例,更多還需大家感受體會。而當開始做一件事了,就要認認真真心無旁騖地完成。
中學階段的學習,雖苦但卻單純。于是乎,踏踏實實,多會水到渠成。所以“踏實”二字,是我最想告訴大家的。但須知,“踏實”十分重要,卻絕非全部。
既要埋頭苦干,又不能忘了抬頭看路。
以上為個人觀點,讀者請棄其糟粕,取精用宏。當然,我們做到了“盡人事”,還要知道“安天命”,不要太過在意某個結果。
聽完三位同學的精彩分享,
我們不難看出,
高中的學習打好基礎真的很重要,
此外,
良好的獨立思考理解能力
以及對錯題的消化能力,
還有不怕失敗的心態等,
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學習技巧,
所以同學們從現在開始付諸實踐吧!
策劃 | 黃發強
責編 | 程世超
張甜甜
胡 睿(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