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將急性期關節炎歸之于“痹癥”范疇,認為急性痛風發作乃濕熱痰瘀痹阻關節,復感六淫外邪、酗酒、飲食不節,勞煩困頓、情志不暢等誘發關節炎癥。
痛風急性期關節炎,因為濕熱痰瘀痹阻之標證途虎成,所以中醫堅持“急則治其標”的原則,常以清熱除熱、疏通經絡、舒緩疼痛的方法。
白虎桂枝湯,原載于張仲景所著的《金匱要略》,原為溫瘧疾所設,是體表里均熱的雙解之劑。同時也可以調理痹癥。
痹,就是不通的意思,通常表現為關節疼痛走竄,局部關節紅腫灼熱,痛不可觸,遇涼則舒,可有皮下結節或痛風石,伴有法人、惡風,汗出口渴,煩躁不安。
今天科普,分享一個中醫用白虎加桂枝湯治療痛風急性期痹癥的案例。
研究者選取鎮單位急性痛風關節炎患者78名,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38名,其中男性患者41名,女性患者37名,年齡最小20歲最大75歲,病程最短一周最長13年,所有患者均經X光片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關節僵硬、腫脹或疼痛。
治療方法:
基礎治療:控制飲食熱量,低嘌呤飲食,不喝酒,多喝水,注意關節保暖,控制體重,每天堅持適量運動。
對照組:以非布司他治療(不知道這個研究,在急性期不去抗炎鎮痛,為什么選擇降尿酸治療呢?)。
研究組:內服白虎加桂枝湯治療,基礎方——
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桂枝。
加減方法:
如果存有寒濕化熱的癥狀,方中加防己、秦艽、威靈仙。
如果濕熱蘊結,則加萆薢、土茯苓、海金沙、金錢草、忍冬藤、金銀花等。
如果痛如血分,則加丹參、生地黃、牡丹皮等。
上述各藥倒入砂鍋內加入清水后,大火水開后,小火水煎,再晚溫服各一次,每天一劑。
兩組均治療10天。
治療結果:
對照組:顯效:18名,有效14名,無效9名。
研究組:顯效21名,有效16名,無效2名。
降尿酸效果:
對照組,從治療前的尿酸均值447降到治療后的386。
研究組:從治療前的尿酸均值447降到治療后的289.
且治療后,采用中藥治療的C反應蛋白和血沉改善顯著好于非布司他。
上述白虎加桂枝湯方中,重用石膏,能清熱、解讀、瀉火,直接作用于痛風關節病灶。
知母,可清熱解毒,滋陰潤燥。
炙甘草,能生津,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粳米,可健脾養胃,補中益氣,養陰生津。
桂枝,可調和營衛,解肌通絡。
全方諸藥合用共奏清熱除熱、疏通經絡、舒緩疼痛的功效,痛風關節腫脹消失快,效果顯著。
總之,我們的目標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會犯,遠離痛風石。
對于痛風,尿酸高,你有什么疑問,可以在評論區討論,或留癥狀、發報告,一一回復。#22條健康熱議內容#。
本文參考文獻(圖文源于網絡,侵刪):2022年第6期《中國實用醫藥雜志》閆旭等文章《白虎桂枝湯加減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