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dǎo)式對話中提問的基本技巧
提問的技巧
提問有很多作用,比如,引出對方的想法,確認自己的意見對不對,征得對方的同意,詢問對方的意見等。我們通過各種方式的提問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但總的來說,提問可以分成兩種。例如,孩子要去野游,媽媽會提出如下問題:
“有沒有帶紙和毛巾?”
“有沒有什么落下的?”
這兩種問法有什么不同嗎?前一種問法不需要孩子多想馬上就能回答,后一個卻需要想一想,而且不能簡單地用“有”或“沒有”來回答。
那么,你是怎么向孩子提問的?好好想一想,從昨天到今天你向孩子提過的所有問題吧。媽媽(兩個孩子都上小學)在吃晚飯時向家人發(fā)出了如下提問:
◆
◆“作業(yè)寫完了嗎?”
◆“色拉上要不要撒點調(diào)味汁?”
◆“米飯?zhí)嗔税???/span>
◆“想吃媽媽這份嗎?”
◆“今天在學校里干什么了?”
◆“聽老師話了嗎?”
◆“不吃了?”
◆“不好吃嗎?”
◆“該漱口了吧?”
可是當我們看到這些問題的內(nèi)容時,頭腦中浮現(xiàn)出媽媽一個人在飯桌上喋喋不休地說話,而其他人全都沉默的情景。回答上述提問的孩子肯定是抵不過媽媽的提問攻勢而喘不過氣來,其中還有幾個問題更像是追究?,F(xiàn)實生活中,孩子對上述提問確實只做了“是”或“不是”的回答,這樣的提問根本無法知道孩子的真實想法。
5W1H提問方法
根據(jù)當時的情況,向孩子發(fā)出思考后才能回答的具體提問對孩子很有幫助。比如:問孩子“今天你在學校里過得有趣嗎?”孩子會回答說:“嗯”。但是媽媽問:“什么時候有意思?”孩子會說:“體育課”或“課間時間”等具體內(nèi)容。然后還可以再問:“體育課為什么有意思?”這樣就能引出孩子更加具體的回答了。
我們可以利用5W1H(who,when,where,what,why,how)提問方法。其中,下面的三個提問方法還可以讓孩子進行深度思考,提高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有關(guān)what的“什么,怎么樣?”
◆有關(guān)why的“為什么”?
◆有關(guān)how的“怎么,怎么做”?
不要讓提問變成責問
有媽媽這樣問孩子:
◆“有沒有跟阿姨打招呼?”
◆“整理玩具了嗎?”
◆“電視遙控器放哪兒了?”
◆“洗手了嗎?”
◆“能不能好好說!”
◆“吃餅干之前應(yīng)該干什么?”
這些提問在我聽來就像是責罵我一樣,讓人難堪。對媽媽的這些提問孩子卻一聲不吭,一動不動地坐著。看到孩子這樣,我的朋友說:“真不知道這孩子在想什么?”我對朋友說,他的提問方式僅限于單方面,而且聽起來像是責罵。朋友卻說:“我沒打算罵孩子,我自己沒感到說出來像罵孩子。”我對朋友說:“以后你別想著單方面地教孩子,要跟孩子一起想問題,然后再提問,要給孩子思考的機會?!闭埬阋欢ú灰?,像這種責罵式的提問根本無法讓孩子進步。
讓孩子擁有正面的思考方式
如果你的孩子能夠以正面的思考方式對待每件事情,她將擁有幸福的人生。即使碰到困難,他也能在困難中看到希望,不會害怕受到挫折,堅強地生活下去,所以媽媽向孩子提出能夠正面思考問題的提問也是一種教育方法。
我的一個朋友說,她每天晚上睡覺之前都會問兩個孩子“今天有什么好事(高興的事)?”那么兩個孩子回顧一天的生活后回答“今天學校的咖喱飯非常好吃”或“今天老師表揚我了”等愉快的事情。她說,之所以向孩子們提出這樣的問題是因為要培養(yǎng)孩子們發(fā)現(xiàn)幸福的能力。她說,最近孩子們也開始向她提出“媽媽今天有什么好事?”等。所以睡覺之前的一段時間成了媽媽和孩子們分享幸福的寶貴時間,大家都非常喜歡。
體會孩子現(xiàn)在的心情
有位媽媽因為孩子不愛上學而十分苦惱,她認為,孩子只要有一次沒上學,以后就肯定更加不愛上學了。因此,她焦慮不安,她 和先生跟孩子說“加油”之類的鼓勵話,然后強迫孩子上學,可孩子就是不愿意上學。我向她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
◆“你想在孩子心目中成為什么樣的人?”
◆“孩子對父母有什么樣的希望?”
◆“你希望孩子將來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
◆“如果你是孩子,聽到‘加油’這句話就能加油嗎?”
面對這些提問,媽媽終于認識到他們只是擔心孩子的未來,而從來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回去以后她對孩子說:“以前媽媽沒能理解你,真對不起??墒?,媽媽總是站在你這邊的,你什么時候想告訴媽媽不想上學的理由都可以?!苯Y(jié)果,孩子哭著說:“不是我不愿意上學,我想上學,可是同學們在背后說我壞話,所以不敢上學。”理解孩子的想法后,她利用跟孩子一起學習、送他上學等方法扭轉(zhuǎn)了這種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