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言必稱希臘 68】日本明治維新的前前后后


【言必稱希臘還是言必稱中國】系列文章之(六十八)


2009830日,日本國會眾議院選舉,民主黨以壓倒性優勢擊敗自民黨。二戰以來,自民黨長期執政(從1955年開始執政,直到1993年因經濟泡沫破裂及一系列政治丑聞,造成內部分裂曾短期下野10個月),首相人選變化只是黨內派系利益分配的結果。該黨的執政理念之一是堅持親美政策,由于符合日本戰后實際情況,為日本經濟恢復和騰飛做出貢獻,因此自民黨成為日本選民的長期選擇。近些年日本經濟不振,美國也在走下坡路,民主黨的一些政策獲得選民的支持,終于贏得此次選舉。新內閣上臺后做了兩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一是效仿歐盟提出“東亞共同體”設想,二是因駐日美軍基地問題和美國有些摩擦。日本戰后一直是美國的跟班小伙伴,新政策能令民主黨內閣存在多久,結果并不難猜。

日本地處太平洋西北角,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島嶼組成,是朝鮮和中國的近鄰。日本先民來自亞洲大陸,早期社會發展緩慢,長期受到朝鮮和中國影響。645年大化改新,初步形成以天皇為中心的松散聯盟,進入封建社會,之后全面學習唐朝,生產技術、政治制度、文化藝術、佛學儒學相繼被引進、吸收、改變,社會發展提速。12世紀末進入幕府時期,包括鐮倉、室町、德川三代。

日本的遣唐使船,繪于8-9世紀。

“幕府”一詞出自古漢語,原意是古代將軍出征時所設置的營帳,后來流動改為固定,指軍政大吏的辦公地點。日本文化將天皇尊為神,血統、地位崇高,所以幕府也不便自立為天皇,只能做到總攬軍政大權,而將天皇架空。幕府與中國東漢末年曹操掌權時相似,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幕府將權力世襲化,統治日本近七百年,期間也有朝代更替。

中國講到漢文化的對外影響時,經常將朝鮮、越南、日本三國并提。因為日本后來強大,尤其喜歡強調對日本的影響,遣唐使、日文漢字、鑒真法師、奈良的建筑等等都是證據,反而對朝鮮、越南好像影響小一些。但這是一種錯覺,真實情況是中國對日本的影響在三國中是最弱的。背幾首唐詩,寫幾個漢字,并不代表能夠輕松跨越鴻溝。例如日本11世紀初平安時代的文學名著《源氏物語》,明顯受到漢文化影響,因此常用來和《金瓶梅》、《紅樓夢》作比較,書中女性的悲慘命運幾乎都是“一把辛酸淚”。但是此淚非彼淚,其差別類似蝙蝠的翼膜和飛鳥的翅膀。因為若論大背景,日本物語文學和歐洲中世紀騎士宮闈文學的社會環境及形成的創作機制更為接近。

葛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里》(1830)是日本浮世繪的珍品,與中國的繪畫審美差別很大。

日本的農業文明以漁獵和農耕為主,自給自足,商貿并不發達。與英國的一個大不列顛島不同,日本有四個大島,呈狹長的線狀排列,地理特征造成地方自治,番邦林立,統一成本極高,所謂的高度中央集權總是曇花一現。幕府更多的時候只是起到強勢盟主的作用,各種級別的大名(諸侯)都擁有獨立的小王國。日本獨特的武士階層,和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階層極為相似,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下層武士又稱浪人。俠以武犯禁,武士道橫行,好勇斗狠,切腹自殘,形成日本尚武的傳統,也是后來軍國主義的根源。另外與英國相比,日本到亞洲大陸的海上交通比英國到歐洲大陸更加困難,因此可以保持更強的獨立性。例如在中國建立的朝貢體系中,貢與不貢,日本有視局勢而定的自主選擇權,不像朝鮮、越南非貢不可。所以日本向朝鮮、中國學習不假,而且相互來往不斷,但是表面的相似并不能掩蓋更深層次的差異。借用生物學中,門綱目科屬種的分類方法,如果中國、朝鮮、越南的國家類型是同屬不同種的話,中國和日本至少是不同屬,甚至是不同的科、目。從世界范圍看,日本與東南亞島國和英國最接近,其次是歐洲大陸國家,而與中國的差別最大。

日本的安全性有天然保障,朝鮮和中國要想攻占日本,勝算極小。元朝兩次遠征日本,均以失敗告終。有人為元軍設想的種種取勝可能性,都是無用功,只要參照歐洲大陸與英國的戰果就可以理解其中的難度。日本被外敵占領只有一次,即1945年太平洋戰爭失敗,因為美國的軍事水平突破了地理障礙,最后還有原子彈一錘定音。在自保無虞的情況下,日本一旦軍事上取得優勢,迫于資源匱乏的先天不足,加之商貿成本高,必然選擇擴張。與日本糾葛最深的國家當屬朝鮮,盡管很多年前估計是同一家的兩伙人,但一個海島國家和一個半島國家,只隔著一條寬約二百公里的海峽,經常打打殺殺是不可避免的。

16世紀受歐洲大航海影響,先進的航海技術傳至東方,對亞洲國家觸動最大的是日本,簡直是天降神器。此時正值日本處于混亂的戰國時代,內亂之外,海盜活動日益猖獗,侵擾中國沿海。豐臣秀吉(1537-1598)1590年暫時結束了內亂,隨之萌發一個建立亞洲大帝國的夢想,先占領朝鮮作為跳板,后瓜分中國賞賜給下屬,甚至連更遠的印度都成為目標。1592-1598年間,日本兩次侵略朝鮮,明朝派兵抗日援朝,日本未能得逞,豐臣秀吉本人在戰爭末期去世。連年的戰爭又導致日本內亂,江戶地區的大名德川家康經過又一輪內戰,于1603年建立德川幕府,國家進入休養生息。這一時期,日本對外擴張與英國依靠海盜起家的社會機制相同,但是中國不是西班牙,日本力量不足,所以此事被暫緩了。期間發生過一件奇事。仙臺藩主伊達政宗派遣下屬支倉常長乘船在1613-1620年間出使美洲、歐洲,還在羅馬覲見了教皇。這趟遠行本意是希望通商,但支倉常長回國后,情況已經大變。幕府開始實行鎖國政策,日本走向世界的計劃也被暫緩了。

支倉常長的出使路線。

德川幕府趨于保守,首先是因為擴張行動缺乏成效,其次是因為對外通商,九州島地方諸侯獲利大,威脅幕府統治,第三是因為通商的同時,也帶來了以天主教為主的基督教。基督徒大增,遭到佛教和神道教勢力的反對,造成內亂增多。幕府因此越來越排斥西方商人,逐步開始禁教和減少對外貿易。九州的諸侯由于外貿獲利減少,轉而加重稅賦。1637年末,島原地區連年天災,該地民眾又多信仰天主教,在多種因素作用下,爆發起義,次年遭到幕府殘酷鎮壓。此時正值歐洲三十年戰爭時期,天主教與新教的矛盾及新教內部的矛盾也被帶到日本。荷蘭商人因保證不傳教,獲得幕府信任,被允許在長崎的出島建館通商,但不得入內陸,并受幕府直接控制,而葡萄牙、英國、西班牙商人則先后被趕出日本。此后二百多年里,幕府施行嚴厲的鎖國政策,禁止普通日本人與西方往來,如果私造可以遠航的大船要被處死。除中國、朝鮮的船只外,遠方的夷人只有荷蘭一家,因此還在日本形成了了解西方的蘭學。

德川幕府能夠暫時躲開列強的侵擾,是因為日本既無資源,又缺市場,地緣位置也不重要,在大航海后的全球貿易鏈中處于邊緣地帶,油水太少,列強感覺不值得投入重兵。但是這種鎖國的日子遲早要結束,歐洲太繞遠,美國更便捷。1853年美國軍艦來到日本,武力威脅要求通商,德川幕府被迫應允。第二年兩國簽訂《日美親善條約》,又稱《神奈川條約》,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英國、俄國、荷蘭、法國紛紛跟進,幕府聲望一落千丈。日本被迫打開國門,被納入了全球貿易體系,雖然只占國際總量中微不足道的貿易額,卻使日本西南地區的工商業得到迅猛發展。九州島曾是日本的亂源之地,此時成為新興之地,其中的薩摩藩因與西方頻繁接觸,眼界大開,獲利豐厚,形成了一股獨立的政治勢力。新興力量對已經式微的德川幕府提出挑戰,發起尊王攘夷、倒幕維新運動。1867年,孝明天皇去世,皇子睦仁繼位,18681月發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制度。幕府勢力反抗,經戊辰戰爭,被維新派軍隊擊敗。1023日天皇改元明治,之后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史稱“明治維新”。維新一詞出自《詩經》中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明治天皇(1852-1912)身著不同服裝的兩張照片。

維新要有新思想,此時的日本已經有了充足準備。著名學者福澤諭吉(1835-1901)感到只在日本學習蘭學視野過窄,于1862年利用譯員身份隨使團游歷歐洲。他沒有停留于表面的繁榮和技術的先進,而是深入考察歐洲的商業、軍事、政治、法律、教育、科研、外交等諸多方面,回國后痛定思痛,著書立說,倡導西學,后來還提出“脫亞入歐”論。福澤諭吉的學說在日本影響巨大,他的著作維新人士幾乎人手一冊。考察西方、研究西學在日本蔚然成風。木戶孝允、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官員努力實踐推進,日本國力與日俱增,朝鮮、中國、俄國相繼成為驗證明治維新成果的試金石。福澤諭吉是全面審視工業文明的亞洲第一人,同時也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理論家和設計師,因為思想上“脫亞入歐”,行動上必然是“侵亞排歐”。

日本最大面值一萬元紙幣上的福澤諭吉像。

日本在現代化的過程中,軍人和商人結成同盟,看上去有些貼近歐洲傳統。實際上軍人力量居于主導,較少受商業規則約束,更像東方傳統中一股坐大的地方軍閥,瘋狂而殘忍。例如在明治憲法的醞釀制定過程中,日本先仰慕英國,后學習德國,最后從國情出發,規定軍部直接聽命于天皇,不受政府、議會管轄和監督。與中國清朝僵化的文人官僚體制不同,握有大權的日本軍人體制很容易接受西方的軍事技術。有了這個立足點,其他的新思想都是以此展開,為我所用,嘗到甜頭后,形成改革獲益、再改革再獲益的循環。追根溯源,軍國主義也是明治維新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礎,因此很多日本民眾對其念念不忘。

另外明治維新成功的重要制度保證是1871年廢蕃置縣,相當于秦始皇的廢六國貴族設立郡縣,實現了日本的真正統一。名義上的君主立憲不同于同為島國的英國,而是效仿歐洲大陸強國,以軍事集團為后盾,建立強力的中央集權政府,以保證各項改革措施得以順利實施。同樣是被迫打開國門,中國是削弱中央集權,導致國家混亂分裂,日本是完成統一,加強中央集權。相同的開始產生不同的后果,簡單原因是日本船小好掉頭,中國卻過于龐大,要重新實現軍事強權并非易事。

明治維新取得成功,在思想、技術、制度等方面都可以進行梳理,不過更為基礎的條件與英國極為相似,是得益于地理安全優勢和資源劣勢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保障在對外開放吸收的同時,對內能夠短時間完成集權統一。這在已有眾多列強占優的情況下,是一種極為特殊的機遇。促成日本在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轉換過程中,用時最短,見效最快。

日本隨后踏上軍國主義的戰車,去實現豐臣秀吉未竟的事業。與歐洲列強相比,日本更看重中國,視為禁臠,是其成就霸業的最大資源,妄圖完成蛇吞象。自1874年出兵臺灣開始,日本野心的膨脹一發不可收拾,吞并朝鮮,侵略中國,偷襲珍珠港,揮師東南亞,最終換來東京的熊熊大火,廣島、長崎壯觀的蘑菇云。盡管日本后來年年撞鐘祈福,想把自己塑造成最大的受害者,但無奈亞洲處處白骨,罪證難消。

194599日,侵華日軍在南京正式簽字投降,日軍代表“中國派遣軍”參謀長小林淺三郎(左)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右)遞呈降書。193712月至次年初,日軍曾在南京屠殺中國軍民30萬人以上。

日本躋身列強是當時亞洲乃至世界的重大事件。一方面對氣焰日盛的歐洲中心論提出挑戰,另一方面促進亞洲其他國家覺醒。但是日本的成功有其特殊性,曾給中國造成極大的錯覺,因錯覺導致錯誤,因錯誤導致錯亂。后來的實踐證明,由于國家類型不同,中國的政治走向不可能以明治維新為樣本。

中日兩國彼此間有非常復雜的情感。日俄戰爭,日本獲勝,一批中國人為之歡呼雀躍,視為黃種人的勝利,是黃種人的榮耀。辛亥革命成功,一批日本人為之歡呼雀躍,視為另一個黃種人大國的覺醒,為黃種人增添力量。將視線拉長,在近現代化的道路上,綜合來看,由于地理相近,對中國影響最大的國家可能是日本,促進作用和阻礙作用都很大。知識傳播、人才培養、經濟發展,日本幫助中國很多,尤其是日語對現代漢語的形成更是功不可沒。同時,侵略中國血債累累,還曖昧不思悔改,為靖國神社中供奉的戰犯招魂,令人惡心和憤怒。總之兩國關系紛紛擾擾,現在地理上一衣帶水,心理上千山萬水。恐怕只有中國逐漸強盛到一定程度,日本全面接受這一現實,中日之間各種爭端才會徹底化解。兩國內心深處的黃種人或東亞意識才能結合,也許到那時,友好鄰邦才不是互相畫餅。

    日本以其自身的綜合實力,難以長期保持大國地位。從甲午戰爭到二戰結束,稱雄東亞,已屬不易,其后仍能保持經濟大國地位,只是部分延續。二戰后,開工業文明之先、兩次世界大戰戰勝國、安理會五常之一、文化行銷全球的英國早已褪掉日不落帝國的光環,只不過開亞洲風氣之先的日本更不必強求,回歸歷史常態是必然結果。回想豐臣秀吉的囂張,德川幕府的保守,再聯想到明治維新后的瘋狂,現在日本面對新興國家的崛起,實力漸弱,優勢漸失,是不是又越來越走向封閉了呢?


(作者:丁不二方舟)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868年1月3日 日本明治維新
日本的明治維新為何會走向成功?
漢聽日歷丨6月27日 咸與維新 日本的明治維新
大國崛起爭雄世界(日本篇)
國兆文化——歷史人物精編之亞洲(一)
簡單歷史(公元1800-公元1900):9、明治維新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叙永县| 无极县| 山阴县| 曲周县| 水富县| 关岭| 荣昌县| 太白县| 连山| 安庆市| 射洪县| 滦南县| 邯郸市| 中宁县| 耿马| 固阳县| 南皮县| 天长市| 杭州市| 政和县| 会昌县| 文登市| 平南县| 双流县| 普安县| 磐安县| 通许县| 海门市| 班玛县| 龙山县| 长治县| 曲麻莱县| 廉江市| 苏州市| 砀山县| 白城市| 延长县| 孟州市| 施秉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