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喻嘉言
明末人士,正值時局動蕩之際,北有清兵南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喻嘉言45歲進入國子監,48歲失望地離開北京,明朝政府失去了一個報效國家的仕人但意外的給老百姓增加了一個名醫。
喻嘉言回到老家江西的10年里治愈了大量患者,其名醫之聲鵲起,1643年,他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醫著《寓意草》。喻嘉言的歷史材料較少,在告別仕途后立馬成為名醫,按推測應該原本就是醫學功底,其醫方大多源自《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喻嘉言是比較早使用舌診的醫生。喻嘉言對于庸醫的態度很堅決,當面給庸醫難堪,要么直接駁斥他們,要把他們開的藥扔掉,甚至立生死狀跟人家打賭救治方子。
很多人感慨喻嘉言的治療技術高超,但是沒有人注意他這種高超的醫術是怎么來的,讓我們來看看吧。
在《寓意草》這本書的序言里,喻嘉言自己談到這個問題,他說,“我對于醫學并沒有什么特殊的經驗,只是從小到現在,凡是我治療的疾病、我碰到的病患,我都要靜下心來,全神貫注地思考,甚至感覺自己的呼吸都和病人一樣,感覺我的身體和病人的身體都化成了一體,我的心也似乎變成了患者的心,患者的那種孤獨、無助,那種痛苦、呻吟,都仿佛來到了我的身上,如果患者的病很快地好了,哪怕我的腦袋和骨髓扔掉了都不覺得可惜;如果患者的病沒有好,我一定會殫精竭慮地思考,甚至患者的病沒好,我的身體卻先憔悴了。”這段話的原文堪稱經典,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拿來《寓意草》拜讀一下,絕對震撼人心。
清軍南下后,喻嘉言出家為佛,同時繼續深入醫理,
病人患了病的時候,人的心是慌亂的,當然就更無法像平時那樣做出最好的選擇,而佛教就是在這樣的講經的過程中,把平靜的心態傳遞給了一個又一個的世人。醫學的道理為什么不能這樣講呢?喻嘉言的心中開始豁然開朗起來。其實,喻嘉言本來就已經是個高人了,他有高超的醫術,有慈悲心腸,只是這兩者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組合形式,他需要一個思想境界上的平臺,將這兩種東西承載起來,現在,這個平臺終于找到了,他終于獲得了境界上的提升,從此,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大師誕生了!
幾年以后,喻嘉言蓄發下山,重新走進了世間,此時的喻嘉言已經達到了醫學的至高境界,不再像以前那樣浮躁,而是強調治病與調心并重,因此獲得了極佳的治療效果。
喻嘉言后來搬到常熟居住直到去世,并在這里傳播醫理,“執方以療人,功在一時”、“著書以教人,功在萬里”,這是喻嘉言的話。喻嘉言開辦的學校如同現在的中醫大學,他自己做老師,這在當時是一個創舉,學醫以前基本都是師傅帶徒弟的模式。
喻嘉言還開創了溫病學派的萌芽狀態。
5.傅青主
明末人士,反清復明的斗士。
名傅山,字青主,山西人,自幼是個神童,可以說算是過目不忘(現在最讓我想擁有的一項能力了)。之后15歲參加童子試就考了第一名,22歲娶了書香門第出身又美麗端莊的夫人張靜君。
但繼承了前面名醫的傳統,不幸降臨在傅青主頭上,他27歲時,他溫柔賢惠的妻子因病去世了。這個事件對傅青主打擊太大了,導致他之后終身未娶,原本信佛的他在失落的時候不是出家為佛而是出家為道士,并且寫下“佛恩亦何在?在爾早死也!”,這樣責問蒼天的句子,可見妻子的去世給他的打擊有多大,這種打擊大到了令他懷疑自己的信仰的地步。后來他研究醫學后,刻意研究婦科,寫出了流芳百世的《傅青主女科》,這是出于他對逝去的妻子深深的愛,出于對自己無法挽救妻子生命的無比的內疚!
31歲時,他進入了進步學校三立書院,一年后,三立書院的老師袁繼咸被迫·害押送進京,傅青主組織100多個學生跟在囚車后面為老師赴京伸冤,他們在京城散發傳單,最后傳到了崇禎皇帝那,最后解救了袁繼咸,因此傅青主成了山西文人的領袖。
傅青主之后又遭受了打擊,他侄子、兄長相繼因病去世,之后明朝滅亡了,傅青主成了亡國奴,傅青主因此出家做了道士,當時38歲,拜還陽真人郭靜中為師,這位郭大俠是明處士。按推測,傅青主應該是在當道士的過程中學醫的,傅青主所有的醫方和治療方法都用五行生克來分析,這是他的醫書的最顯著的特點,而且,傅青主醫學思想的一個主要特點是善于補益,卻不擅長外感病的治療,這也與道家修煉擅長補益有相似之處。
之后傅青主下山游歷各地進行反清復明的秘密活動,44歲時還參加了起義,但經過討論決定只保存傅青主這個活口,因為他文筆好,眾人都知道這是必死的起義,需要有人記載這次行動以感召更多的人。事后傅青主含著眼淚,寫下了飽含悲憤之情的《汾二子傳》,其中詳細地記載了起義的過程,和最后壯士們慷慨赴死的過程,此文流傳了下來,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傅青主一生都在自責,怎么沒有在那場戰斗中和大家一起死去。
49歲時,發生了著名的“朱衣道人案”,傅青主入獄,經過各種嚴刑逼供都沒有讓他承認反清復明的行動,曾絕世9日以示抗議,可見其不屈的意志!最后清政府沒辦法只好放了傅青主。傅青主出獄后到南方做了一次游歷,之后發生了一個轉折點,可能他發現清朝已經穩固了根基,武力斗爭已經完全行不通了,自己能否做的只是與清政府不合作而已,所以一直稱自己家為“僑居松莊”。正是這段日記,讓傅青主完成了很多著作,包括《傅青主女科》,另外他的書法也達到至高境界,狂傲和灑脫,其氣勢之恢弘,其對章法之藐視都達到了令人動容的地步,尤其是他的草書作品,更是讓人看了心旌搖蕩,更有懾人的氣魄。書法界公認,傅青主是中國最后一位草書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