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知 · 日歷
一種風流吾最愛
充滿奇情異彩的魏晉人物譜
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南朝劉宋時期的一部“志人體”筆記小說集,作者為劉宋時期的臨川王劉義慶。
該書以簡約傳神、含蓄雋永的語言,主要記載東漢末年至東晉時期名士文人的遺聞軼事,描寫了許多中古士族所特有的習俗,特別是名士清談、人物品評以及嘲戲諧謔之風,生動塑造了數百位名士的群像,反映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士族階層的思想傾向、世家大族的門風以及魏晉獨有的時代風貌,被譽為“清談總集”“風流寶鑒”和“名士教科書”,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恒久的藝術魅力,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
《世說新語》原書八卷,現存三卷,據說北宋文人晏殊曾對其進行刪削。從現存部分來看,全書記事起于秦朝末年,止于南朝劉宋初年,但記秦朝、劉宋之事均只一條,記西漢之事也只有兩條,東漢末年至東晉時期才是記述主體。
書中所載人物共計六百七十余人,按照其生活年代,大致可以分為漢末名士(如馬融、鄭玄等),建安名士(如曹操、孔融、楊修、管寧、華歆等),正始名士(如夏侯玄、何晏、王弼等),竹林名士(如阮籍、嵇康、山濤、向秀、阮咸、劉伶、王戎等),西晉中朝名士(如裴楷、樂廣、王衍、庾敳、王承、阮瞻、衛玠、謝鯤等),東晉名士(如王導、周顗、桓溫、謝安、王蒙、王羲之、支遁、庾亮、殷浩等)等群體。
《世說新語》寫到的這些人物都曾在歷史上真實存在,但是關于他們的某些言論或故事可能采自道聽途說的傳聞,甚至加進了編纂者個人的想象,不盡符合史實。
建安名士
竹林名士
東晉名士
作為“小說”的《世說新語》所呈現的世界雖然帶有一些虛構成份,但是這個世界曾在我們民族的精神史上真實地存在過,從這個意義上說,它向我們展示了一種更深刻的“真實”。
該書編纂者遵循“體現魏晉名士風流”的原則和宗旨,對史料或傳聞進行襲錄或改造,通過描寫人物的言行或容止,展現他們的精神世界,并借此彰顯了自己的觀點、趣味和傾向。
書中的故事,仿佛攝影家抓拍、定格的一個個精彩瞬間,繪聲繪色,鮮活生動,與正統史書中對人物從生到死的模式化記載完全不同。進入《世說新語》的這些名士,或才情高妙,或性格豪爽,或行為放誕,或玄思深刻,或容貌俊逸,從不同角度展現給我們一個矛盾復雜、充滿奇情異彩的魏晉世界,成為民族文化中十分寶貴的財富。
《世說新語》現存1130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寥寥數行,有的只言片語,篇幅短小,內容瑣碎。編纂者按照內容性質,將這些條目劃分為36門,每門數量多寡不等,多的有幾十則、上百則,如“賞譽”(156則)、“言語”(108則)、“文學”(104則)、“品藻”(88則)等;少的只有幾則、十幾則,如“企羨”“寵禮”和“忿狷”均只6則,“自新”只有2則。
由于這種“以類相從”的編纂體例,同一人物的不同事跡被分散歸入不同類目,所以如果想要完整地了解某一人物,就要通讀關于此人的所有條目。
比如被譽為“風流宰相”、魏晉名士典范的謝安,是《世說新語》中最重要的人物,關于他的條目多達114則,超過全書的十分之一;一代梟雄桓溫是東晉中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和野心家,性格復雜,對時代影響巨大,關于他的描寫次數僅少于謝安,共有92則;有“江左管仲”之稱的東晉第一名相、三朝重臣王導也是書中的主要人物,對他的記述有84則;對東晉名僧支遁的記述也有近五十則。
此外,西晉名士之首王衍、東晉王朝的奠基人與反叛者王敦、王敦之亂中被殺的名士周顗、篡位自立的桓溫少子桓玄、“書圣”王羲之和他的兒子王徽之及王獻之、東晉名臣庾亮和王恭等,也都是《世說新語》濃墨重彩描寫的人物,面目清晰深刻,形象豐滿動人。
本文為楊春俏《世說新語故事》附錄一
細
讀
世
說
經典中的故事
- 一種風流吾最愛 -
楊春俏《世說新語故事》,中華書局2012年
手揮五弦,目送歸鴻
感謝關注,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