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投資研究院
來源:i投資
新能源汽車行業高增長
2015年初預計新能源汽車年產量20萬輛,實際全年累計產量37.9萬輛,同比增長 4 倍。工信部部長苗圩近日表示:新能源汽車從 2009 年培育期至今,已經進入成長期,去年產銷 30 余萬輛,同比呈現高速增長態勢。新能源汽車代表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將會有一倍以上增長。”工信部等主管部門再次表態要進一步破除新能源汽車發展瓶頸。中汽協數據顯示:2016 年前兩月新能源汽車銷售 3.6 萬輛,產銷同比均增 1.7倍
新能源車發展的驅動力不變,國家需要實現產業升級、節能環保的需要,車企需要滿足油耗指標、開拓新的消費市場,消費者需要不受限購的牌照與低成本車。
2016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車作為穩增長政策的重要抓手有望持續受益。扶持政策也將延伸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其他細分領域如鋰電池材料等多點開花。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速-鋰電池與材料需求同步大幅增長
2015~2020 年鋰電池與四大材料對應的需求年均復合增速超過 35%。全球動力電池與儲能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中國 2014 年下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銷兩旺使得動力電池供不應求,帶動鋰電池材料市場規模快速增長。預計 2016~2020 年,鋰動力電池需求量由 16GWh 增長 3.4 倍至 71GWh,年均復合增速超過 35%。
鋰電池產業鏈價值由電芯向上游擴散
鋰電池核心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和隔膜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具備優異的電化學性能:高能量密度(150~200wh/kg) 、高電壓(3.3~4.2V)、無記憶效應、循環壽命長(2,000+) ,因此在消費電子產品、電動交通工具和儲能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鋰離子電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主要是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鋰電池占新能源汽車的成本 40%以上,是最大的成本構成,而四大核心材料占鋰電池(動力電池)的成本接近 40%,是鋰電池的最主要的構成部件。分品種看,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決定性因素,占鋰電池總成本的比例 18%,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成本占比分別為 7%、10%和 4%。
四大原材料的市場情況分析
正極材料:三元材料發展迅猛逐步成為主流,鋰離子電池的性能最主要取決于正極材料。 全球正極材料市場格局主要特點: 1、韓國企業在迅速崛起。三星 SDI 和 LG 化學傾向于自制正極材料降低成本;2、日本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向更高端的材料生產邁進。3、中國企業扎推于中低端市場的同時,2014 年市場份額同比略下降。鋰電正極材料依然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日韓企業在技術水平和工藝控制上實力較強。而中國雖然有 200 多家正極材料生產企業,但廠家產品同質化嚴重,毛利率低于 10%,其中 LFP 產能過剩最為嚴重,整體產能利用率低于 10%,大部分企業虧損。目前中國出口日韓的正極材料中,只有鈷酸鋰材料享受 13%的出口退稅,這13%的出口退稅基本是鈷酸鋰的利潤來源。國內出口的鈷酸鋰基本上以成本線甚至低于成本的價格來獲得相對競爭優勢,再靠出口退稅獲得微薄利潤。其它正極材料包括三元、錳酸鋰和磷酸鐵鋰均不享受出口退稅,經營艱難。
負極材料:傳統石墨為主,行業集中度繼續提高,2014 年全球負極材料市場總出貨量 8.7 萬噸,同比增長 44.5%。 行業格局穩定,主要是中日企業的競爭。三強壟斷,優勢明顯:貝特瑞(2.88 萬噸)、寧波杉杉(1.22 萬噸)、日立化成(1.77 萬噸),合計市場份額 67.5%。汽車電池一般采用人造石墨。在人造石墨的供應量方面,中日企業大致相當。競爭格局穩定、技術進步不明顯:負極材料目前是以碳素為主,占鋰電池成本的 30%左右,毛利率保持在 15%左右。負極材料產業集中度極高,表現在區域集中和企業集中。區域看,中國和日本是全球主要產銷國,總量占全球負極材料產銷量 95%以上;企業上看,日本的日立化成和吳羽化工,中國的貝特瑞和杉杉股份均為兩國龍頭企業,四家企業全球市占率在 50%以上。
電解液:鋰離子電池中是作為帶動鋰離子流動的載體,對鋰電池的運行和安全性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電解液構成中,六氟磷酸鋰是電解液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約占電解液總成本的50%左右。由于新能源領域近幾年發展迅速,導致供需緊張,原料六氟磷酸鋰價格從2015年中期的8.5萬元/噸增長至目前的26萬元/噸,增幅約兩倍。在六氟磷酸鋰生產領域,2015年10月以來,包括上市公司新宙邦、江蘇國泰、杉杉股份、多氟多、天賜材料、石大勝華、必康股份在內的各大廠商紛紛宣布大幅擴充六氟磷酸鋰產能。從擴產周期來看,預計六氟磷酸鋰高景氣期仍將持續1年以上。
隔膜:動力電池提升產品結構,國產中高端產品供不應求。高開發門檻、高認證門檻、高毛利,生產隔膜的技術壁壘較高,對設備、生產過程控制、技術工人的熟練程度以及現場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鋰電隔膜占電池成本在20~30%,產品毛利率高達 50%以上。全球鋰電隔膜集中度極高,日本旭化成、東麗-BSF、韓國 SKI 以及美國的Celgard 四家公司全球市占率在 80%以上,下游客戶包括三洋、索尼、松下、三星 SDI 以及 BYD。而中國以及其它日韓企業由于技術壁壘和渠道限制很難形成大規模銷售,目前還無法撼動前四家巨頭的市場地位,相應的進口替代空間最大。
未來隔膜的發展趨勢可能為,新一代動力電池隔膜的研發方向為輕薄化、高耐熱性、高安全性和低成本新型動力電池隔膜工藝的研發重點將通過工藝流程的改進和改善,加強對現有干法和濕法制備工藝流程的優化設計。另外,在現有干法和濕法制造工藝的基礎上研究諸如靜電紡絲等新型隔膜制造工藝,在涂覆材料研究的基礎上開展隔膜涂覆工藝的研究和創新。
關注掌握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
多氟多:全球最大的晶體六氟磷酸鋰生產供應商之一,國內市場份額約30%,為比亞迪、杉杉股份、新宙邦等主流電解液生產廠商廣泛使用。公司具備螢石—高純氫氟酸—氟化鋰—六氟磷酸鋰—鋰電池完整的產業鏈。公司2月15日公告稱,與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山西皇城相府中道能源有限公司及其股東各方達成合作意向,擬以現金及增資收購上述兩家企業51%股權。從公司發布的2015年度業績來看,公司實現凈利潤3990.87萬元,同比增長845.26%。公司表示,去年業績增長主要因為公司新能源板塊業務拉動,動力鋰電池和六氟磷酸鋰產品市場良好,動力鋰電池銷量增加,六氟磷酸鋰進入新景氣周期,價格回升較快,盈利能力回升,綜合毛利率由上年的12.67%上升為今年的17.37%。
天賜材料:國內主要的電解液供應商,去年年底以來,公司正通過向上下游延伸,不斷鞏固以六氟磷酸鋰為核心的動力鋰電池產業鏈。公司于去年12月21日公告,擬以6000萬元認購江蘇容匯通用鋰業股份有限公司新增股份1166.6666萬股。在今年1月14日,公司公告稱以自有資金5000萬元對江西艾德納米科技有限公司增資,增資完成后,公司持有標的公司30.10%的股權。江西艾德擁有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其前驅體材料的關鍵技術,公司對江西艾德增資及深入合作后,有利于公司實現電池材料產業鏈的橫向聯系,推進鋰電池材料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的組合研發模式,提高電解液配方產品研發技術,增加電解液配方多樣性。公司2015年實現凈利潤9895.42萬元,同比增長60.81%,主要受益于電解液漲價及公司六氟磷酸鋰產能釋放帶來的業績高速增長。預計公司2016年度依然保持強勁增勢。
當升科技:專注于電池正極材料和三元高端材料。受益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公司車用正極材料銷量大幅增長,占比由去年同期的0.8%提升到44.3%,預計公司2016年車用正極材料銷量占比仍將大幅提升。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8.60億元,同比增長37.67%;實現凈利潤1328萬元,大幅增長152%。其中,借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和市場火爆,公司鋰電正極材料銷售量同比增長37.89%、多元材料銷量同比增加161.24%。預計公司一季度業績仍將大幅增長,2016年1~3月份凈利潤1200萬元至1600萬元,同比增長409.45%至512.61%。
滄州明珠:鋰電隔膜實現量產的唯一標的。公司擁有干法隔膜產能5000萬平米,2500萬平方米濕法隔膜項目預計2016年初投產。此外,公司擬自籌資金新建6000萬平米濕法隔膜項目,如果2017年全部投產后公司將擁有濕法隔膜產能8500萬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