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4月份醫藥制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124億元(同比增加11.2%)、利潤總額976億(同比增加14.5%),收入增速與2016年同期(增加10.1%)相比有所升高、利潤增速與2016年同期(增加15.6%)相比有所下滑。其中2017年4月份單月實現收入2375億(增加11.6%)和利潤總額258億(增加18.6%),環比、同比增速顯著改善。從IMS的1季度數據來看,寄生物學、診斷用藥增速快,其他治療領域相對平穩。 西南醫藥觀點:2017年醫藥工業迎新變化周期,10%是醫藥工業增速的底部區域,或有望達到13%-15%。尤其是4月份數據良好,為二季度業績夯實基礎。原因可能是:1)醫保控費緩和跡象,另外新版醫保目錄調整結構性醫保控費及商業保險的崛起,醫藥工業增速可能進一步復蘇;2)摒棄唯低價中標、2017年為執行新標大年,處方藥價格進入相對穩定期;3)創新藥審批環境優化等。維持“強于大市”評級。策略:輕醫重藥、重配龍頭,重點推薦片仔癀、華東醫藥、上海醫藥、恒瑞醫藥。具體選股思路如下:關注被錯殺績優稀缺成長股。血制品全面受益于醫保目錄調整、提價彈性大、員工持股綁定利益的博雅生物(300294);年報業績出色的區域龍頭柳州醫藥(603368);
品牌中藥非處方藥業績穩定,估值低,具有資源稀缺性的特征,持續提價能力強,重點推薦片仔癀(600436)、東阿阿膠(000423)、云南白藥(000538);
低估值龍頭,重點推薦華東醫藥(000963)預計2017年業績增速30%,當前估值23倍,PEG顯著小于1;濟川藥業(600566)估計2017年業績增速28%,估值僅23倍,PEG顯著小于1;建議關注復星醫藥(600196);
兩票制落實速度加快,全國及地方區域龍頭將持續受益,重點推薦從區域走向全國的上海醫藥(601607);建議關注瑞康醫藥(002589);創新藥是在醫保控費大背景下永恒的主題,持續關注有創新能力的龍頭公司,重點推薦恒瑞醫藥(60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