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飛笛智投APP,更多資訊請下載飛笛智投APP
華工科技成立于1999年,實控人為華中科技大學,2000年登陸深交所。掛牌之初公司的主要經營激光業務。提起華工科技,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激光,第二反應可能是大族激光(002008)。
但是我認為,二者的相似度沒有那么高,大族激光主營業務是激光,近來在3D打印和工業機器人領域有所涉足,但華工科技顯然業務領域更廣,已經形成了激光先進裝備制造、傳感器、光通信器件和激光全息防偽四大業務。而且在很多細分領域占據優勢地位。
(來源:飛笛智投)
激光先進裝備制造方面。公司是A股第一家以激光業務為主的高科技公司。截至2017年三季報公司市值170億,在國內激光行業位列第二,全球位列第五; 2016年營收33億,在激光行業位列第三。
公司激光業務已經實現了焊接、脆性材料、自動化、切割、打標等產品線的全覆蓋,產品廣泛應用在鋼鐵冶金、汽車及零部件、航天航空、3C電子、機械制造、半導體制造等諸多行業。
其中值得指出的是,大功率激光業務方面華工科技在國內暫無競爭對手。
公司2016年聯合長城汽車、上汽通用、中航精機等多家單位共同研發,實現了汽車制造領域中整車焊接技術國產化,打破國外在此領域 40 多年的壟斷歷史,該技術已經占據了2017年國內新建汽車生產線50%以上的市場份額。
一汽紅旗,上汽通用90%以上的整車焊接技術由華工科技完成,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全鋁車身焊接及切割工藝已在江淮汽車試點。
在消費電子領域,公司已經全面進入了智能手機整機和零部件加工多個環節,微軟、三星、華為、中興、OPPO、小米等品牌都是公司客戶, 2017年前三季度3C產品的訂單同比增長200%以上,未來有望進一步增長。
在OLED領域,公司目前已布局面板修復和切割設備,并與京東方、天馬等面板廠商展開合作,其中公司與京東方共同申報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智能制造新模式應用”成功入選工信部 2017智能制造立項項目,公司負責研發激光剝離設備、激光賦碼設備、激光切割設備等一系列激光核心設備。
未來,光谷將成為中國面板產業發展重鎮,產業規模有望達到全國首位。公司近水樓臺先得月,將充分受益于國內OLED面板產業的高速發展。
同時公司在大客戶的配合下,正在設計研發采用皮秒紫外技術來進行面板剝離,目前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未來有望替代國外廠商主流的準分子激光器方案。
傳感器方面,公司的擁有全球最大的溫度傳感器生產基地,溫度傳感器產品在全球空調家電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達70%。
在鞏固現有市場份額的同時,公司還拓展了智能電飯煲、熱水器、電烤箱、智能馬桶等生活電器領域,家用傳感器業務2017年一季度銷售同比增長50%。
公司積極拓展車用傳感器市場,目前提供30多種車用傳感器產品,成功進入特斯拉、比亞迪、上汽等車企的供應商名單。今年年初,公司成功研發出PM2.5傳感器,打破了國外壟斷。
目前已在在上汽等車廠實現批量供貨,未來市場份額有望今年一步擴大。
光通信器件方面,公司具備從芯片到器件、模塊的全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加工能力。
公司智能終端產品涉及路由器,物聯網網關,可穿戴設備等多個品類,受到了華為、烽火、貝爾、星網銳捷等諸多客戶的青睞。公司目前每年終端產能超 1000 萬臺,已成為國內主要的智能終端制造商之一。
為迎接5G時代的到來,國內的互聯網寬帶提速需求由“百兆”躍升至“千兆”,網絡主流接入技術也由GPON、EPON轉換至10G-PON。為研發該技術,華工科技已在2016年建立研發中心,專門負責相關產品研發,并已推出了10G PON非對稱ONU/OLT、10G EPON對稱ONU/OLT 和XGS-PON等產品。
激光全息防偽方面,公司是國內研制和生產激光全息防偽產品起步最早、技術水平最高的企業。同時是國家防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品除了用在國內市場,也地銷往加拿大、俄羅斯、印尼等海外市場。
除了上述主要業務外,公司近兩年在高端醫療方面也有動作,獲得國家立項的質子刀技術已基本完成理論研究、正處于系統整合階段。根據公司公告,以該項腫瘤治療技術為核心的醫院預計2019年在武漢建成。如果質子刀項目順利完成,將在癌癥治療領域突破國際壟斷,或成為公司業績增長大黑馬。
除了華工科技,我大A股還有很多低調有實力的高科技股喲,想知道更多優質標的,還不快來飛笛策略寶。參考他人的智慧不失為一個選擇。戳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