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六:雙贏思維:
——教師之間協作的首要原則
人人互助就是天堂
天堂與地獄的差別: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
雙贏思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更豐盛的機會、財富和資源,而非你死我活的的敵對式競爭。
雙贏思維鼓勵我們共同解決問題,并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信息、力量、認可和報酬的分享。
《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
教師之間要“謙虛謹慎,尊重同志,相互學習,相互幫助,維護其他教師在學生中的威信。關心集體,維護學校榮譽,共創文明校風”。
助人者自助!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達而達人。
杜魯門: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周恩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互利互惠”。
社會的發展使人們之間的交往變得更加頻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越來越顯示重要作用。
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個人要想在自己的事業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廣結善緣,樂于助人,在幫助別人獲得成功的同時,自己也獲得成功——達到“雙贏”的功效!
人際關系的六種模式
利人利己(贏-贏)
損人利己(贏-輸)
損己利人(輸-贏)
兩敗俱傷(輸-輸)
獨善其身(贏)
好聚好散(無交易)
實現雙贏協作原則應當遵循的四個要領
1.培養雙贏的品格
真誠正直:誠信是“雙贏”的基石
成熟:
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感情與信念,又能體諒他人的感受和想法;有勇氣追求利潤,也顧及他人的利益。
富足心態:
零和游戲:世界如同一塊大蛋糕,并非人人可以得而食之;
“共患難易,共富貴難”。
相信世間有足夠的資源,人人都可得以分享!
感情帳戶的六種存款
2.建立雙贏的人際關系
理解別人:理解別人是一切感情的基礎,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己欲達則達人”。
注意小節:一些似乎無關緊要的小節,如疏忽禮貌,不經意的失言等,其實最能消耗情感帳戶的存款的;
信守諾言:守信是一筆很大的收入,而背信則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闡明期望:幾乎所有的人際關系問題,都源自于對彼此角色與目標的認識不清,甚至相互沖突所致。
誠懇正直:背后不道人短是誠懇正直的最佳表現
勇于道歉:出于至誠的歉意足以化敵為友。
弱者才會殘忍,只有強者懂得溫柔。
實現雙贏協作原則應當遵循的四個要領
3.簽訂雙贏的協議
“績效協議”或“合伙協議”:在互利的關系中,對于彼此都能接受的結果,必須先有共識。(海爾大學)
4.建立雙贏的制度:
雙贏的管理原則必須有合理的制度加以配合,否則理想與實際相抵觸;
個人或集體的使命宣言所列舉的目標于價值,應當有恰當的獎懲制度作為后盾。
教師之間相處要注意的細節
1.自我欣賞要有限度;
2.孤獨的人,管好自己的“三分三”:
無話不說,通常表明感情之深;
有話不說,自然表明人際距離的疏遠;
信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礎之上的。
3.真實地對待別人;
4.讓體態和眼神說出你的秘密;
5.讓體態和眼神說出你的秘密
人是很容易被感動的,只要是真心誠意的。
能做好這些方面的人,一定是受歡迎的人,也一定會成功。
辦公室里最不受歡迎的行為
拒絕幫助同事;
在辦公室比家里還懶;
熱衷于探聽家事、隱私;
只“進”不“出”;
越級“控訴”(喜歡打小報告);
有好事兒不通報;
進出不互相告知;
常和一人“咬耳朵”。
思考后立即行動:
1.思考一下,有多長時間沒有和同事聯系了?趕緊發個短信吧!
2.檢查一下自己的感情帳戶是節余還是透支?你認為什么方式是最適合你增加感情帳戶余額的?
3.對照“辦公室最不受歡迎的行為”,反思自己是否具有其中一兩項?立即改掉!
4.討論分析案例“優秀教師”,你對小李和小林怎么評價?
5.對身邊身處艱困仍不忘利人利己的人物,多加親近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