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課,從字面上看,就是學生上課時因種種原因,沒有達到預定的目標,不得不利用其它時間上額外的課,以補足缺憾的活動.這個活動似乎完全合情合理,引不出任何的爭議.可其實不然,不同的人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對加入補課大軍的同學們來說,想法就大有差別:
同學甲:爸爸媽媽硬要我去補課,說什么是為我好,實在沒辦法,只好去啦. 被迫型
同學乙:同學們大家都在補課,我不補恐怕不行,還是去補比較好. 隨大流型
同學丙:我成績不錯,但比我好的人也在補,所以我不能落后,特別是高三. 爭先型
同學丁:我成績不好,也許補課老師有絕招,透露一點消息,不去就虧了. 投機型
當然,絕大部分參加補課的同學都抱有同樣的愿望: 盡快提高學習成績,考上優秀的學校.自然,等到上了大學,補課之事也就煙消云散了,除了極少數特別追求上進者會報名去上一些高級的課程外,誰還肯去受這個苦呢?可那也不能算是補課吧.
家長們一般不反對補課,堅決支持的不在少數,主要原因有三:
一. 1..只有一個孩子,一定要讓他得到最優秀的教育,決不能讓全家的希望落了空.
二. 2.多學一點總沒有壞處,孩子總是不自覺的,呆在家里不是打游戲就是看電視,不如去補課.
三. 3.不給孩子去補課,成績差了孩子要怪我,等到孩子長大了,更有理由說我不關心他,就算明知補課無用,也要死馬當活馬醫,讓他將來無話可說,我也算對得起他了.
教育專家們肯定不贊成補課,特別是有償大面積補課,要嚴令禁止,因為他們認為:
一. 1.教師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而完不成去補課就是教學效率低下的表現.
二. 2. 必須減輕學生的負擔,補課肯定是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三. 3.補課的效果值得懷疑,因為一個學生如正常課程不好好上,卻指望依賴補課來提高成績,就好比一個人正常的一日三餐不好好吃,卻靠補藥來健體強身,結果無疑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四. 4.有償補課,使得一部分人獲得了豐厚的收入,這種行為是否合法?更不必說有人乘機大辦補習班,既誤人子弟,又大肆撈錢,怎能聽之任之?
老師們在補課這件事上處在矛盾和尷尬的境地.不補的后果是:
一. 1.老師可以在規定的時間里教完課程,可學生是有差別的,肯定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充分理解和消化上課所學的知識,不給他們補課,他們勢必越來越落后于其他同學.而領導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至于家長們當然最關注孩子的成績.這一切對老師們的壓力可想而知.
二. 2.補課是大趨勢,敢于反潮流需要極大的勇氣.大家都盯著升學率,錄取率,優秀率之類的指標,如有問題,不補課就會成為一條罪狀.
三. 3.補課一般是有收入的,教師的收入相對于受過高等教育的其他職業人員的收入偏低,有所補貼是需要的,而不補就沒有了.實際上,也確有一些教師在免費補課,他們的確希望他們的學生們有更好的前途,自己因得到大家的認可而感到滿足.不補課對他們來說,就是責任沒盡到,工作沒到位.
可是,補課也會引出許多麻煩和問題,主要是:
一. 1.正常的教學任務已很繁重,老師們在體力和心理上的壓力已經夠大了,而再加上補課,增加的負擔不是一點點,要備課,準備材料,利用本該休息的時間來上課,會讓他們長時間超負荷工作,這對于健康肯定有害.
二. 2.一些學生不愿意補課,人來心不來,態度不端正,補課完全沒效果,讓人覺得是在做無用功.
三. 3.一些學生過分依賴補課,正常上課不好好聽,只指望靠補課來當救命稻草,當作成功的捷徑,這根本不現實.
四. 4.補課收費是個敏感的問題,到外面的民辦,私立補習班上課,收入雖高,但想到辦學者因此發了大財,心里也不平衡.于是許多老師寧可少拿錢,為本校本班學生補課,以求心安.
最近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講的是在臺灣某市竟然有補課一條街,在這條街上,各種補習機構林立,蔚為壯觀,更驚人的是在一些名氣響的補習學校門前,許多學生徹夜排隊報名補習,來晚了還報不上.聽說在日本和韓國的情況也類似,看來亞洲人望子女成龍成鳳的情結特別強烈.但決不能說這種做法先進合理,應該推廣,發揚光大.
應該承認,有中考,高考的指揮棒在,補課就會成為至少一部分人的需要,有需要就會有市場,簡單的禁止必定成效甚微,結果是禁而不止,這股風甚至可能越刮越厲害,像臺灣某市那樣.教育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要改革,但對于中考,高考這樣重大的,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大事,必須極為慎重,決不可貿然行事.因此,在目前情況下,筆者對學生和家長有以下一些建議:
一. 1. 學生本人不想補課,沒有愿望,家長不必硬逼.不打通思想,去也是白去.
二. 2.學生有了補課的欲望,應予以滿足.但一定要確保找到優秀的,適合的老師,否則堅決不去,費錢費力卻無效的事不能做.
三. 3.補課不能全面開花,門門都補.要有針對性,力氣要用在刀刃上.雙休日到處趕場子,學生沒時間對一周所學進行消化,復習,吸收,這是最不可取的.
四. 4.補課不要追求名校,名教師.補習的內容一定要適合自己的需要和水平.好高騖遠是虛榮心作怪,實不可取.
五. 5.只是做題,不講或少講道理,沒有歸納,對比,開拓思路,簡單對對答案的補習班不能參加.對學生管理混亂,不將缺席情況和家長溝通的補習班不能參加.
有一種傾向,即把補課當作”萬靈藥”.比如一聽說中考要加試體育,體育老師補課就忙不過來了.要是通知今年暫緩執行,這種補課立刻就停.做事急功近利,是當前社會的一大弊病.總而言之,補課是目前常見一種社會現象,這種情況,必將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漸漸淡化,最終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