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怎樣營造一堂好課?筆者將以音樂課為例從以下七個維度去分析總結,任何學科任何課堂,都離不開這七個維度。
一、目標精準,難點突破,學有所獲的課。
根據音樂藝術學科(只有音樂)的特點,把三維目標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過程與方法”放在第二位、“知識與技能”放在第三位。其意為,在音樂藝術教育中,教師要重視對孩子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是重中之重,淡化了“知識與技能”,而并不是不教知識,不培養能力。因此,我們在寫教學(學習)目標時,一般就是三句話,或是三層含義的一段話,按三維目標的順序來編寫,不必把每個目標的關鍵詞放在句首作提示。
二、開課簡潔,主題直奔,唯時是命的課。
時間就是人的生命。教師要有很強的時間觀念,時時要為孩子節省時間,用好時間,讓時間生高效。一般情況下,開課設計,情境創設,用時最佳在3分鐘以內為宜,隨后,應立即導入主題,告訴孩子們要學什么,告訴教師你要教什么。不得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也不要領著孩子逛城市,走走睢睢往前奔,千里迢迢還未還,饑渴相伴無精神。
三、經歷過程,體驗快樂,師生共贏的課。
作為中小學唱歌課,必須要在全面落實“三唱”的基礎上,全面讓孩子經歷六個節點,這六個節點是:聽賞歌曲、元音哼唱、識讀樂譜、輕聲演唱、齊唱展示、情感升華。這六個節點是一條孩子學習歌唱成功的必經之路,它是孩子學習唱歌的路線圖,缺少了哪一個環節,都不會成功,孩子都不會體驗快樂。這六個節點,正是“唱會、唱熟、唱好”落實“三唱”的完美體現?!俺獣敝饕w現在前四個節點,即聽賞歌曲、元音哼唱、識讀樂譜、輕聲演唱;“唱熟”主要體現在齊唱展示,只有齊唱才能達到唱熟,可以是小組齊唱、幾個小組齊唱、男女生齊唱、班級大齊唱等;“唱好”體現在情感升華,在演唱中滲透歌曲的情感、力度、音量、速度、聲部的和協對比等,以肢體語言、面部表情,以及其他打擊樂器、服飾、頭飾等輔助手段來表現音樂的情感,表達作品的內在美,實現“唱好”的目的。只有讓孩子經歷了獲取知識的過程,創建一個原生態型的學習過程,他們就會有收獲,他們就會快樂;也只有這樣原生態的過程,才能讓教師的素質得到提高,專業得到進步和發展。
四、精心備課,以生為本,關注發展的課。
備課要備教材的內容與知識的寬度、備學生的發展對知識需求的深度、備學生學情差異而采用不同教學方法的厚度。精致的教案并不是讓教師在課內一成不變的去執行和落實,而是要以生為本,根據學生的可發展因素在課內進行適當的調整,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不關注學生的發展,不因學情而異地執行教案,并不是一堂優秀的課。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適當調整學習的難度,改變教學的方法,關注學生的發展,從深度、深層次上去提高本堂課的學習質量。課中對教案的改變,恰恰是教師能力的反映,更是一個優秀教師的教育思想的展現。
五、環節規范,節點突出,打造亮點的課。
落實“三唱”,解決“六個節點”在環節設計上大體要以“六個節點”為主要措施,逐步實“唱會、唱熟、唱好”三個主要目標。“六個節點”必須一氣呵成,不可斷氣斷聲,挫位連接,課堂結構整體看上去要規范,無瑕疵。至于設計幾個環節,可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課堂的駕馭能力而設計,“模式”的目的也是在于讓大家“出?!薄T谡n堂上,教師要善于發現孩子們智慧的火花,包括孩子聲音的奇美甜蜜、交流碰撞的新智慧、齊唱合唱的團結精神、情感展示的表演藝術、樂器輔助的精準節奏感等,發現一樁,點贊一個,激勵一片,充分形成課堂的亮點和看點,可千萬別錯過機會,揮臂失去,壓抑發展。
六、融入課改,滲透理念,與時俱進的課。
音樂教師要與時俱進,月亮走我也走。千萬不要拿著新船票,登上舊客船。在課堂上要整合課改資源,充分應用于課堂上來,不要讓孩子們認識到只有語文數學才會做課改,你們音樂老師只會傳統守舊。比如,五步三查中的獨學、對學與群學、組內小展示、班級大展示、檢測反饋在我們音樂學科中也應充分應用,要與學科特點相結合起來,絕不能一味照搬。評價機制、學科班長和值日班長也應在課尾讓他們發揮作用,讓課改在音樂學科中生根、開花、結果。注意:學科班長是總結知識方面的收獲,而值日班長是總結學習態度方面的優良。
七、課件大方,美觀適用,操作順手的課。
課件設計要精美,整體上看上去大方得體,美觀適用,操作順手。具體來說,文字字號一級標題44號黑體、頁面文字內容32-40號宋體,必要時加粗;音樂符號和術語符號制作要符合國家規范標準;底圖與文字要鮮明對比;音樂和視頻要插入,播放要全屏等。教師要學會常用的制譜軟件、圖象處理軟件、聲音編輯軟件和視頻編輯軟件等。課件的細微設計的精美體現一個人生活品質的精美。
總之,生活中的課堂,沒有十全十美的課,但有十分努力的課。教師要努力盤活課堂40分鐘一壇活水,讓掌聲響起來,笑聲灑出來,驚嘆聲發出來,讓高潮不斷,波瀾起伏,努力創建一個富有靈氣的音樂課堂。
( 原創作者 :李普權, 董家鎮教育管理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