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吧!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可謂是深遠而持久的,而孩子又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父母就必須先成為什么樣的人。孩子彬彬有禮,父母肯定也是這樣的,一個動不動就和別人起沖突的家長,他們的孩子肯定不會是有包容心的孩子。
成功的家庭教育,不僅僅要表現出父母的修養,還有你和孩子的說話方式和語氣中。良好的溝通方式和說話的語氣,對孩子的情商、智商、修養等都會產生深遠影響。
在孩子的眼里,父母都是最親近、最重要的人。孩子們最希望得到的,就是父母的肯定和表揚表揚。
主動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哪怕今天只是進步了一點點,我們都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贊賞。發現孩子的優點并加以贊揚,這會讓孩子更樂于表現,會讓孩子更有信心和自我認知感。有了快樂的情緒體驗,孩子對某件事情的專注度也會大大提升。
例如,孩子把他們畫的畫給你看的時候,你可以說:“寶貝今天畫的畫更好看了,媽媽特別開心。只要用心去畫,相信你能畫的更好!”。
孩子作為家庭成員之一,和大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可用商量的語氣,讓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爸爸媽媽們不要因為孩子年齡小,就總是替孩子做決定,或者直接用命令的語氣來要求孩子。
例如:我們想讓孩子參與到做家務中,我們可以說:“寶貝,今天媽媽想和你一起來做家務,有了你的幫助,我相信我們會做的又快又好。”
孩子特別希望得到成人特別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對孩子說話時要表現出充分的信任。有了信任,孩子才能像朋友一樣對你傾訴;有了信任,孩子才會在第一時間,毫無顧忌地向你求助。
例如,孩子想去學畫畫,我們給予孩子的應該是充分的肯定和信任:“寶貝,只要你努力去學習,相信你一定會畫的越來越棒!”,這也無形中給給予了孩子信心,也讓他知道只有堅持才能成功。
“大人說話,孩子不要插嘴”、“小孩哪來的隱私權”……這些話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和孩子說過,很多家長認為他只是個孩子,知道什么呀!但無論孩子他多小,首先他是個人。他需要我們的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尊重。
一個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長大后他也就會懂得該如何去尊重他人。教育專家介紹,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覺是從父母那里得到的。溫和地、理性地、和孩子好好說話,才能夠讓孩子從小就懂得,說話大聲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學會跟身邊的人好好說話,就是對待別人的最大的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