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周總理在中南海見過毛主席后,穿過花園時,他無意間看到一個花匠,回到住所,總理馬上致電公安部:把那個花匠抓起來!
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周總理每日于中南海操勞政務,中南海的工作人員總是能看到周總理辛勞奔波的身影。
可在這些人的目光當中,卻隱藏著一個陰險的眼神,隱匿于黑暗之中,悄悄地觀察著周總理的一舉一動。
這日,周總理一如往常,總結完工作之后起身準備去找主席匯報工作,走到中南海的花園之中,周總理突然感知到了一個目光在某處陰狠狠的盯著自己。
這種如芒在背的感覺令得周總理心中一驚,但他沒有停下身來環顧四周尋找目光的出處,擔心會打草驚蛇。
就在即將走出花園之時,周總理突然轉身,發現自己的身后并無他人,只有一個普普通通的花匠在低著頭認真地修剪草木,并無異樣。
可經驗老到的周總理卻并沒有放松警惕,但一時間也無法得出結論,眉頭微皺著轉身離開了。
就在周總理走后,花匠緊握著的手掌終于松開,抬手擦了擦額頭上被帽檐遮住的冷汗……
周總理結束了工作匯報后,并沒有如往常一般回到休息處,而是起身去到了西花廳,拿起電話撥通了時任公安部部長羅瑞卿的辦公室電話,命令其立馬來西花廳一趟,語氣一改以往的和善,有一絲狠辣和果決。
羅瑞卿也是極擅長察言觀色的人,察覺到總理的變化后,也是立馬應下,安排車輛出發。
不一會,羅瑞卿便出現在了周總理跟前,周總理放下手中的熱茶,目光灼灼地說道:
“我剛才去找主席商談工作的路上,在中南海見到了一個花匠,他的行為有點古怪,我在盯著他時他似乎非常的不自在,全身僵硬,動作也開始變得不協調,拿剪刀的手也有些顫抖,我和中南海的工作人員都還是很熟絡的,一般人不會這么懼怕我,他明顯有些做賊心虛,你去查查他。”
羅瑞卿一聽,心里一驚,尋常百姓或許對于周總理的印象都是和藹可親、親切愛民,可羅瑞卿卻深知眼前這個看似和藹的男人有多么的深不可測。
他可是中央特科的創始人,遠近聞名的王牌特工李克農都是他教導出來的,他的觀察不可謂不敏銳,所以這個花匠極有可能有問題,必須立馬展開調查。
羅瑞卿秘密安排了手下裝扮成尋常百姓模樣,每日等花匠從中南海出來后就暗地里跟蹤他。
或許是上次被周總理的凝視嚇到了,這個花匠很快便露出了馬腳,羅瑞卿探查到,這個花匠多次在工作結束后都沒有回到登記的住所,而是前往了一個秘密位置。
“師傅,這個任務我真的做不下去了,這個周恩來太厲害了,我自認沒有過任何可疑的舉動,可他還是懷疑到了我頭上,他盯著我的時候,明明沒有什么嚴厲的表情,但我卻覺得如同被看穿了心思一般,無法偽裝,哪怕我在他的背后觀察他,他似乎也能有所察覺,就像后腦勺上也長了眼睛一樣!我必須結束任務,在待下去我一定會暴露的!”
花匠崩潰地在他上級面前咆哮道。
果然逃不過總理的火眼金睛,這花匠真的是國民黨安排來的秘密間諜,他本來的任務是秘密混入中南海,在里面觀察記錄中國共產黨的高級領導人的行動作息表,在偷竊機密的同時,秘密謀劃刺殺。
但現在花匠已經意識到自己很快就會暴露,提出終止任務。
可上級否決了他的要求,并且要他快刀斬亂麻,給了他一把消音手槍,只要他找到機會開槍擊殺周總理,便可以幫助他逃去香港,過衣食無憂的生活。
可是,這花匠萬萬沒想到自己的行蹤早已被人密切監視著,拿到手槍和子彈后,剛離開屋子打算混入人群銷聲匿跡,便被幾個公安部的偵查員從各個方位沖出將他拿下。
被捕后,花匠被押入獄中審問,可卻一直咬死不認自己的間諜行徑,各種拷問手段都沒有效果,一籌莫展之時,周總理親自來了。
這花匠本來還很是不屑,心想不管來的是哪個高級特工,都休想撬開自己的嘴,可以抬頭看到了周總理的笑容,整個人直接懵住了。
自己可以抵抗得住尋常人的審訊手段,可是面對的是周總理,自己又真的能招架得住嗎,花匠開始心慌,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周總理語氣和藹,平靜地開始勸導他,過了一會便突破了花匠的心理防線,把密謀全部交代了出來,同黨的行蹤也一并交代了,隱患得以拔除,安插在中南海里的一顆“定時炸彈”被成功拆除。
周總理一生勤政為民,這位偉人是新中國成立與茁壯成長的重要基石,上述的事件其實出自歷史劇《海棠依舊》,它用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刻畫出周總理敏銳的洞察力和精準的判斷力。
其實現實中這類事情,周總理一生不知經歷了多少,他將自己化作國家和人民的最堅實的盾牌,抵擋住了無數的明槍暗箭。
他永遠將國家和人民放在了第一位,能夠擁有這樣一位偉大的領導人是全中國人民的福氣!
作者:XX
編輯:33